
为异地来沪就医的大病患儿家庭带来一丝光亮,打造一个在上海的临时小家,让孩子得到最好的照顾。在上海,有一个重病儿童免费住宿公益项目:小布家园-复旦儿科上海同心圆小家。去年11月17日“小家”启用,在开张一周年之际,2021年11月19日,全新的环境改造方案正式发布。
化疗女孩第11次入住“小家”
又到了萱萱来做化疗的日子了,妈妈提前跟病区护士申请了刚刚修葺一新的小布家园项目的免费住宿,这是母女俩第11次入住“小家”。
萱萱母女是这一年中400个幸运家庭之一。“小家”项目是由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北京同心圆慈善基金会共同发起的重病儿童住宿项目,旨在为异地来沪就医的大病患儿家庭提供短期住宿,减少患儿家庭经济负担,降低交叉感染风险,提升患儿就医体验。
截至今年11月19日,项目已开设了17间房间,为近400个家庭提供超3500个房晚,覆盖复旦儿科17个病区。项目实行病区负责制,每个病区有专属的“小家”房间。项目有严格的评估和审核机制,由医院社工部和护理部牵头,病区医护人员共同参与组成评估小组,交由社工部和北京同心圆基金会专人审核方可入住。
一年中,除关注患儿的实际住宿问题外,项目也为患儿家庭提供各种人性化的服务,充分展现“上海温度”。北京同心圆基金会对每个房间进行了精心布置,准备了齐全的生活物资及智能杀菌灯、消毒柜等特殊设备。“小家”所在地泊寓公寓不仅给患儿家庭提供各种便捷服务,还积极链接资源,为患儿家庭开通了免费的专属班车。为了缓解患儿家庭的焦虑情绪,“小家”还为家长开设了正念减压课程。
在“小家”,家长们之间有一种自助互助的温暖氛围,他们在退房时会将房间打扫干净,也会将必须的生活用品留下,还会在本子上写上鼓励和感谢的话语将爱和温暖传递。也有家长自发地成为家长志愿者,协助其他患儿家庭,为小家服务。
图:患儿家庭入住“小家”
目前,小布家园已建有“生命源泉━肾病儿童小家”、“白鳍豚先心患儿小家”及“上海同心圆小家”。
“小家”焕新颜了,期待更多爱的汇聚
为了更好地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决策、部署。响应国家卫健委的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切实保障儿童的生存权利、受保护权,让患病儿童同样享有公平、便利、安全的服务,让居住空间承载更多丰富的人文内涵,复旦儿科联合北京同心圆慈善基金会链接多方资源,在“小家”项目在运营一周年之际对大楼进行了部分升级改造,“小家”所在的大楼已经初焕新颜。
这次小家的升级改造得到了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和上海逸夫职业技术学校的大力支持。方案名为“送你一抹小阳光”:当孩子生病,就像是太阳失去了光。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从自己的身上取下一抹微光,让失去了光的家庭重新被点亮。
在新的升级改造方案中,外墙采取多彩的色块互相交叠,原本黯淡单调的走廊被涂上明亮的色彩,分离的色块,聚集在每个房间的门口处,突出房间入口,就如同一抹抹阳光透过云层,星星点点地洒落在每个房间的房门上。
图:“小家”焕新啦
图:温暖的色块
“小家”有一个总捐赠墙。赞助企业与个人的名字将呈现在小阳光造型的捐赠牌上。一楼入口处墙面上的小留言板,让住在这里的家庭可以把自己想表达的心情或语言写在上面,相互鼓励、相互扶持,相互传递温暖。而每多一人捐赠,一个捐赠牌就会出现在留言板周围,捐赠牌越来越多,慢慢地,一抹抹小阳光汇聚在一起,就变成了明亮的太阳,照亮了“小家”,温暖了住在这里的人们。
“偌大的上海,万家灯火,我们想给外地来沪治疗的重病患儿家庭留一盏灯。未来,希望小布家园平台能吸纳更多的爱心力量,租下更多的房间,同时借助小布家园平台开展更多志愿服务和家长互助活动,使项目形成良性循环,帮助更多患儿家庭。” 儿科医院党委书记徐虹教授说。
小布家园-复旦儿科上海同心圆小家项目,向所有富有爱心的企业、个人发出邀请,愿更多的人共同汇聚爱、给予爱、传递爱,一起温暖这些暂时陷入困境的家庭,帮助孩子们战胜疾病,照亮他们前行的路!如果您愿意,请联系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社会工作部傅老师021-64931933,期待您的爱心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