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上海搁浅巨鲸回来了!上海自然博物馆搭建完成中国最长的长须鲸骨骼标本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王嘉露 发布时间:2021-12-09 15:38

摘要: 中国最长的长须鲸骨骼标本在自然博物馆展示。

12月9日下午三点多,在组装完左右肩胛骨和鳍之后,一件长24米、重3吨的长须鲸骨骼标本在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完成组装搭建,这是目前中国最长的长须鲸骨骼标本。


2017年3月,上海海域发现一头长须鲸尸体。这头在近海漂了两天,死亡超过10天的巨鲸,散发出阵阵恶臭,腹部逐渐膨胀,驱赶走了不少前来围观的渔民。



科技馆供图


当时,科技馆的标本制作师们戴上了防毒面具,冒着鲸爆的风险,接近鲸鱼,划下了第一刀。


“当时我的同事们把现场都围了起来,严禁所有的明火,禁止有人吸烟。”当年冒着鲸爆的生命危险动第一刀的上海科技馆自然史研究中心标本制作师张汤铭如今就在组装的现场,回忆起了当初的惊险。


科技馆供图


张汤铭说,这条鲸鱼当时腹部已经充斥着腐败气体,易燃易爆。“因此要避开腹腔正中的位置,所以我们在腹部侧面边缘位置划开切口,逐步放气,直至解除了鲸爆风险。”随后,他们才将鲸鱼拖回运送至上海科技馆的标本楼,开始了长达四年的标本复原制作。


当时,上海科技馆标本制作团队历经18天的辛苦工作,终将长24米、重40吨的长须鲸分解完毕。制作一件大型骨骼标本需经历解剖、去肉、脱脂、拼接、装架等一系列标本制作流程。经过3年半的长须鲸骨骼残肉清理和脱脂,和近三个月馆外装架后,这件长须鲸骨骼标本于12月5日晚运抵自博馆进行现场组装,9日组装工作将全部完成。


“安装最难点,就是所有结构衔接件都要配合每根骨骼而特别定制。”张汤铭说,“比如这个包裹肋骨的小钢片,整根钢梁的弧度,支架的宽度、长度、位置高低,全部都是根据整幅骨架的形态来特别定制的。”



当年,该长须鲸被发现时左侧鳍肢已缺失,左下颌骨破损,如今双侧鳍肢和下颌骨骼都用模型替代,避免双侧配重不平衡造成危险。为了更好地展示效果,制作团队用油画色对骨架部分泛黄处进行了遮盖处理。


此前,自博馆最长的鲸鱼骨骼标本是悬挂于展区空中的近11米的布氏鲸,现位于地下二层的这件长须鲸骨架标本是它的两倍。


摄 影:颜筱依
责任编辑:胡玉荣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四年前上海搁浅巨鲸回来了!上海自...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