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70%骨干河道已无水上断点,2035年将全部打通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包璐影 发布时间:2021-12-13 15:05

摘要: 打通骨干河道,从来不是一项单纯的建设工程。

到2035年,上海所有骨干河道上的断点都要打通。12月13日,记者从市水务部门了解到,目前,上海226条骨干河道中的七成已成功打通水上断点,其中相当一部分也打通了岸上断点,打开了市民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空间。


打通骨干河道,不是一项单纯的建设工程。河边的居民和单位是河道治理最直接的受益者,也是最重要的参与者之一。正是由于他们贡献的信任与智慧,许多看似难以攻克的“顽疾”最终迎刃而解。今年9月,沈海高速以东的淀浦河北岸,一段后退6米的围墙,见证了松江区内35条骨干河道的全线贯通。松江成为上海率先打通所有骨干河道的区域,成为全市骨干河道“破茧成蝶”的一个缩影。


据介绍,上海市骨干河道的概念和布局成型于“十二五”期间。根据《上海市骨干河道布局规划》,上海共有226条骨干河道,总长3687公里,包括71条主干河道(流域骨干河道、湖泊或区域主要的引排水通道)和155条次干河道(对主干河道在引排水、航运等方面起重要联系作用的河道)。


其实,骨干河道承担着重要的生态景观功能,在上海目前形成了一带(滨海景观河带)、三环(内环、郊区环和崇明环)、三湖(淀山湖、火泽荡—大葑漾、滴水湖)、多射(由中心城向外围发散的以射线状为主的生态景观河道)的生态景观水系。


研究分析数据显示,上海226条骨干河道的最大调蓄库容占全市河道的28.5%,闸门排涝量占77.6%,闸门引水量占90.5%。截至2020年底,全市尚有60余条骨干河道存在未打通的断点。


随着上海“一江一河”岸线的贯通和开放,公众也对骨干河道的生态景观服务功能满怀期许。“这要求我们转变传统的治水理念,既要打通河道断点,也要打通岸上断点,水岸同治,让市民能够切实亲近、享受到生态环境治理的成果。”上海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十二五”“十三五”期间,上海持续推进骨干河湖水系建设,开展了以苏州河、金汇港、潘泾、砖新河、中运河、环岛运河、淀浦河、浦东运河、浏河等为代表的骨干河道综合整治。根据规划,到2035年,上海所有骨干河道上的断点都要打通。


责任编辑:胡玉荣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上海70%骨干河道已无水上断点,...

上海已入汛,请查收您的暴雨防御知...

上海启动新一轮雨污混接整治,已完...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