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时评|战疫情:此心安处是吾乡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叶赟 发布时间:2022-01-28 17:43

摘要: 新的一年,愿疫情阴霾早日散去,愿我们的生活回归日常,愿所有乡思都有所安放。

游子归乡,日夜兼程,又是一年团圆时。此刻,有人已经搭乘风驰电掣的列车回到暌违已久的家乡,享受醇厚的亲情、浓烈的乡情。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即便在疫情之下,有游子的地方就有乡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开故土外出打工。高考制度的恢复,高校大规模扩招,更是令众多的优秀农村青年通过升学的途径走向了城市。与此同时,各种人才又会在城市与城市之间不断流动。但无论走得多远,回家团圆始终难忘。于是,一年一度的春运,成为这个国家最为壮观的短期人口流动现象。


近日,一位嘉兴姑娘在咨询家乡疫情防控办有关春节回家事宜时,得到“您想家了吧?想回来就回来吧”的暖心回应。而这看似寻常的一句话之所以让无数人破防,就在于人们的回乡心愿,得到了质朴、真诚的回应。


良言一句三冬暖。回家过年是人们最朴素的情感需求。今年是新冠疫情下的第三个春节,许多人已是两个农历年没有回家过年了。他们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的记挂,既藏于心底,也溢于言表。


而疫情防控和团圆从来都不是互相排斥的“单选项”。在与疫情抗争的这两年里,人们积攒了许多防疫常识,对防疫政策也日益配合。相信绝大多数游子都能理性地做出是否返乡的决定,也希望每一颗渴望团聚的心都可以被尊重、被善待。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每一个想家的人,心里都有一首诗。


虽然春节返乡是每个中国人骨子里的乡愁,但疫情当下,亦有很大一部分人默默选择了“就地过年”。


可以看到,包括河南、北京、上海、天津、辽宁、广东等多地陆续发出倡议,鼓励市民“非必要不离开”“就地过年”。原因在于我国仍面临“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巨大压力,一些地方也有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加之2022年春运的到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2.8亿人次,人员流动呈现广泛、复杂的特点,因此,多地今年再度倡导就地过年,是出于对当前形势的审慎考量和综合研判。


从情感角度而言,积极配合倡导建议、选择就地过年的民众,其实也是在阖家团圆的日子里作出了牺牲。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就地过年的这份信任与配合,让人感动,更值得珍视。


对此,各大城市的春节保障政策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城市外来务工人员较多,慷慨送出补贴红包或消费券;有的城市春节期间家政人员难寻,开展保供行动,以高额奖金鼓励家政企业留人;有的城市旅游资源丰富,推出景区门票减免政策;有的城市戏曲传统绵长,奉上线上、线下的文化大餐……


从基本的衣食住行到年节的休闲娱乐,从物质的礼包补贴到精神的温暖慰藉,为的就是让就地过年的人们感受不减的年味儿。


与此同时,企业也要通过以岗留工、以薪留工,发放“留岗红包”“过年礼包”、过节补贴等真金白银,让外地员工在当地暖心过年;合理安排生产、错峰放假调休,适当提高补贴标准,落实好工资、休假等待遇保障,在年后尽量给员工安排一次带薪探亲休假,以弥补员工无法返乡过年的遗憾。


一位网友说得好:“有情便是年”。带着感情、信任、呵护与关怀,同心同向同行,不管在哪儿过年,人们一定都能平安喜乐。


上海是一座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城市,各种文化在此交融,越来越多生活、奋斗于斯的新上海人,在这里找到了家的感觉。


就地过年也是年,此心安处是吾乡。新的一年,愿疫情阴霾早日散去,愿我们的生活回归日常,愿所有乡思都有所安放。

责任编辑:王迪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劳动时评|战疫情:此心安处是吾乡

不少人已取消返乡计划!受访网民:...

春节是否要回乡吃年夜饭?调查:逾...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