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9日,中华遗嘱库(以下简称“中遗库”)上海第二服务中心将迎来正式成立三周年。三年来,中遗库上海第二服务中心共收到遗嘱预约咨询2.43万人次,登记保管了1.25万余份遗嘱,生效遗嘱227份。平均每天都会收到遗嘱预约咨询10-15人次,每天办理遗嘱登记5-8人次。虽然受疫情影响,中遗库上海服务中心暂停了现场接待,但每日收到市民电话咨询的数量不降反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身后事安排,理性看待订立遗嘱的必要性。
“00后”立遗嘱
给姐姐留保障
记者从中遗库上海第二服务中心了解到,近两个月,中遗库上海第二服务中心平均每天能接到40通电话咨询遗嘱。其中,有一通电话让胡主任印象深刻,“你们什么时候复工啊?我想立遗嘱。”电话那头,是一位22岁的年轻小伙,他叫张益(化名),他说:“明天和意外你永远不知道哪个先到来,我想提前规划好财富传承,避免家庭矛盾发生,也给最亲的姐姐留一份保障。”
据了解,这位“00后”张益的父母都健在,他的名下有些存款和几个游戏账号。他的姐夫在一年前因意外突然离世,留下了房产、存款和价值不菲的游戏账号。由于姐夫生前并未订立遗嘱,姐夫名下的房产和存款只能按照法定继承进行分配,价值不菲的游戏账号,因无人知晓账号及密码而无法继承。
对于姐姐的遭遇,张益可谓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和姐姐的感情一直都很好,姐夫走后,他很担心姐姐的生活起居没人照顾。他表示,由于姐夫没有订立遗嘱,没有对名下的财产进行规划,导致姐姐以后的生活没有保障,姐夫的财产也无法被完全继承。如果当初姐夫能订立遗嘱,提前对遗产进行规划,就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经过两个月的深思熟虑,张益决定立下遗嘱,减少家人之间不必要的矛盾。
据《中华遗嘱库白皮书2021》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遗库上海地区共提供遗嘱咨询4.2万人次,登记保管2.3万余份遗嘱,遗嘱生效563份。近五年,上海地区共有480位“80后”、292位“90后”以及29位“00后”在中遗库订立遗嘱。上海地区立遗嘱人群主要处分的财产以不动产、银行存款为主,遗嘱中所涉及的财产的多样化越来越明显。
由此可见,立遗嘱的人群越来越年轻化,社会观念在不断改变,从谈“遗嘱”色变,到“00后”立遗嘱成为一种现象,立遗嘱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办理遗嘱的年轻化趋势愈加明显。
再婚家庭立遗嘱
财产应趁早规划
“因为前一段婚姻的失败,我更加明白家庭财产提前安排的重要性。”市民李先生说道。
据记者了解,李先生之前有过一段婚姻,与前妻育有一女。离婚时因财产分割的问题,与前妻不欢而散。后来遇到了现任妻子,两人结婚后李太太专心照顾家庭,让李先生能安心在事业上拼搏。但两人之间有着15岁的年龄差距,让很多人并不看好这段婚姻。
李先生对此并不在意,他说:“因为上一段婚姻结束时,因财产分割的问题闹得不愉快,我深知提前安排的重要性。”
“身边有朋友因意外突然去世,给家人留下了财产继承的难题,家庭也因此闹得支离破碎。我不想在我离开后,我的大女儿和她的妹妹因财产分配的问题对簿公堂。更不想让我的兄弟姐妹和我的孩子争夺我的财产。”李先生说道。
所以,李先生决定通过订立遗嘱,给自己的爱人、孩子、父母留下相应的财产份额,给他们一份保障。
(头图为资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