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1日,中华遗嘱库正式发布《2021中华遗嘱库白皮书》,全方位对遗嘱大数据进行解读。记者从中华遗嘱库了解到,白皮书首次公布”00后“立遗嘱、第三次分配背景下遗产捐赠志愿服务、《民法典》实施一年来的变化等一批广受关注的遗嘱登记数据。
未受疫情影响
遗嘱需求持续增长
据悉,启动九年来,中华遗嘱库已在全国设立了60余个服务中心。截至2021年底,中华遗嘱库已向社会提供遗嘱咨询近31.5万人次,登记保管了22万余份遗嘱,目前已生效遗嘱共计4707份。从数据上看,遗嘱人不断趋向年轻化,立遗嘱人群平均年龄从77.43岁逐步下降至68.59岁。
在疫情影响下,尽管中华遗嘱库曾短时停止现场接待,但全年遗嘱咨询数量不降反升,2021年咨询办理遗嘱人数比2020年增长了7.7%,比2019年增长了20.8%,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立遗嘱趋向年轻化
00后已开始立遗嘱
随着社会发展,近些年来,在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的群体中,已经出现不少年轻人的身影,且每年呈现增长趋势。
记者了解到,今年中华遗嘱库首次公布了“00后”遗嘱数据。根据数据显示,2020-2021年的立遗嘱人群中,“00后”一共有223人,近一年增长了14.42%。根据分析,“00后”人群立遗嘱主要处分的财产以“银行存款”、“虚拟财产”为主。
与其它年龄段的人群不同的是,00后、90后的遗嘱中处理财产表现更丰富,“虚拟财产”的纳入和安排成为其一个突出的特征:支付宝、微信、QQ、游戏账号等虚拟财产是00后、90后遗嘱中常见的财产类型。
年轻人订立遗嘱的原因有许多,据统计,超过一半人会认为:无法确定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如果什么都没说就走了太遗憾。
年仅21岁的王先生是00后立遗嘱人群的其中之一。王先生2021年在中华遗嘱库立下了遗嘱,据他回忆,此前看到一个新闻说丈夫去世了,银行卡里的存款无人知道,无法取出来存款,其妻子挨个银行去查询是否还有存款,他第一时间想到如果换作是自己,家人会怎么办?
王先生也有这种担心:银行卡账号和密码,其他人并不知道,要是某天真的突发意外了,来不及交待,那么卡里的钱到底该怎么办呢?
因此,王先生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将“立遗嘱”这件事纳入到自己的规划中,最后选择在生日那天来到中华遗嘱库,用立遗嘱的方式,确保自己银行卡里的钱在自己某天突然去世的情况下,可以及时被家人取出来。
针对为何“00后”立遗嘱人中97.7%涉及银行存款,中华遗嘱库管委会主任陈凯表示,“00后”立遗嘱的人群,年龄普遍在18-20周岁间,他们基本上是大学在读生,有部分是刚刚踏入社会工作不久。“该现象说明,存款是00后的主要财产。”陈凯说。
80后立遗嘱暴涨
五年增长近13倍
截至2021年12月31日,“80后”在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一共有1986名。据统计,“80后”的遗嘱保管数量从2017年的73份,上涨至2021年的982份,五年间增长近13倍。
从数据上来看,“80后”的财产以房产为主,存款为次。80后的遗嘱中,有97.67%是涉及到房产。
据了解,该人群中,超过一半的80后是通过自己和另一半的奋斗买房,有一部分人是通过父母的资助下买房。
此外,通过调查发现,80后人群非常懂得投资,有13.18%的遗嘱涉及到公司股权,有14.13%的遗嘱涉及到证券基金,这个比例远超其他年龄段的人群。通过分析发现,“80后”订立遗嘱的人群中,都是属于家庭内部无纠纷、且本人身体健康,订立遗嘱更是希望“未雨绸缪”“避免财产下落不明”和“照顾家人”。
对于80后立遗嘱数据暴涨情况,陈凯表示,与近年来爆发新冠疫情有一定关系,作为社会的中流砥柱“80后”,肩负着家庭、社会等巨大压力,而且面临着年迈的父母、年轻的配偶和年幼的孩子,背后的家庭关系和利益格局更加多元,使得他们不得不思考及早订立遗嘱。
44岁的蒋楠(化名)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父母都是退休教师,丈夫经营着一家小微企业,孩子也才上小学五年级。“看电视剧的时候,才发现如果自己不在了,婆家娘家还有老公未来再婚的家,孩子未来可能要面对三个家的狂风暴雨,太可怜了,作为母亲能做的就是把自己的财产确保给孩子,立遗嘱是最正确的选择!”蒋楠对此特别理性。“我并不认为现在写遗嘱太早,我也劝丈夫一起到中华遗嘱库咨询,不过他还没抽出时间来。”
“冷静期”实施一年
离婚不成先立遗嘱
白皮书数据显示,2021年订立遗嘱人群婚姻状况以已婚为主,占比达70.7%。
中青年立遗嘱人群中未婚、再婚和离异比例相对于60周岁以上人群高出许多。再婚人士比例五年间呈现出小幅上升趋势,从8.24%至10.46%;离异人士比例逐年上升趋势明显,从7.53%上升到11.82%。
陈凯介绍,从数据看,说明离婚离异人群依然是订立遗嘱的“刚需人群”。
2021年国庆节后第一个工作日,位于西交民巷73号的中华遗嘱库北京第一服务中心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一位前来咨询遗嘱的梁女士,在中华遗嘱库偶遇了自己正处在“离婚冷静期“的丈夫。
原来,9月份梁女士和丈夫张先生经过半年多的冷战后,两个人选择到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办理离婚手续。根据2021年1月1日实施的《民法典》的有关规定,两个人需要经过30天的冷静期才能正式办理离婚,一旦冷静期内有任何一方撤回离婚申请,双方的离婚就显得遥遥无期了。
梁女士咨询了律师意见以后,发现在离婚还没办理完成的情况下,万一自己有什么意外,丈夫能合法继承到自己的遗产,这太出乎她意料了,于是她第一时间找到中华遗嘱库问如何立遗嘱。没想到,丈夫也有同样的担心,也在律师的陪同下到中华遗嘱库咨询,于是就出现了开头戏剧性的一幕。
“婚姻状况出问题,家庭财产处置更需要‘预谋'。家庭情况复杂的人士,为了避免自己的财产损失,选择来咨询订立遗嘱的人也比较多。”陈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