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术后创口几乎隐形!仁济医院胆胰外科微创升级,单孔胆囊手术切口仅一厘米多

来源:劳动观察 发布时间:2023-04-03 18:44

摘要: 本身胆囊炎是个小毛病,如果拖的久了,有可能会变成胆管炎、胰腺炎甚至恶性肿瘤,那就麻烦了。

“只有肚皮上一只洞,胆囊手术后留下的痕迹几乎看不见了!”近日,仁济医院胆胰外科门诊的病人发现,有病友急性胆囊炎做的胆囊手术,只有一厘米左右的切口,纷纷觉得不可思议。


胆囊疾病患友们不知道的是,与常规胆囊微创四孔法手术相比较,单孔胆囊手术只有肚子上一处切口。近一年来,已经有超过一百个胆囊疾病患友受益。这个全程微创的手术,不仅隐瘢痕,而且手术后疼痛少、恢复快。


只打一只洞的胆囊手术,术后恢复有惊喜


半个月前,殷阿婆因为右上腹剧痛伴有后背痛而就诊沪上一家医院。急诊医生给出诊断为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胆囊壁增厚超过正常人两倍多,并且建议立即行急诊手术。当得知急诊胆囊手术要有四处切口,还很可能变成开腹手术,殷阿婆心中十分焦急。因为殷阿婆平时身体不太好,患有多年房颤一直在吃抗凝药,在面对开腹手术的风险时,免不了心生胆怯。


听说仁济医院有医生胆囊手术创伤很小,殷阿婆抱着希望赶来。胆胰外科副主任医师耿亚军为她实施了单孔胆囊手术,也就是肚皮上只打一只洞的胆囊手术。手术只用了40分钟,肚皮上的那只洞只有1.2厘米大小的切口。


手术后的恢复更是让殷阿婆惊喜:术后7小时,她就可以喝粥并且下地活动;术后第2天,出院回家;目前术后一周,殷阿婆已经恢复了往日的生活。


单孔胆囊手术,各个环节都微创


常规的腹腔镜手术主要是四孔法,也就是在肚子上打四个小洞,来完成胆囊微创手术。耿亚军团队升级单孔胆囊手术,将常规3厘米的单孔手术切口缩小了一半。他表示,虽然切口小了,但是手术安全也有保障。近1年内,像殷阿婆这样的单孔胆囊手术已经完成104例,切口平均1厘米多,术后全部恢复顺利,没有出现并发症。


事实上,单孔腹腔镜胆囊手术更多是一种全程微创的理念,以实现疼痛少、恢复快、隐瘢痕。这就对手术者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三要求:术中不能出血、术中胆汁不能外流、术中肝脏不能灼伤。各个环节都要做到微创,才最终可以实现切口小,不放引流管,提升胆囊手术的就诊体验。


是不是所有的胆囊疾病都可以单孔解决?对此,耿亚军指出,单孔胆囊腹腔镜手术适应的情形是胆囊炎消炎治疗后出现缓解,并且缓解在两周以上,才可以做单孔手术,“医生和病人都需要两周时间,这两周医生精心准备评估手术,病人需要两周时间消炎。”


这样的胆囊结石是危险信号


中国成年人胆囊结石伴胆囊炎发病率在3%左右,本身胆囊炎是个小毛病,如果拖的久了,有可能会变成胆管炎、胰腺炎甚至恶性肿瘤,那就麻烦了。


耿亚军特别提醒,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如果反复发作频率达到每月两次,或者合并胆囊壁持续增厚或合并肝功能异常,这些都是很危险的信号,建议评估是否需要手术,以免由“小毛病”变成“大毛病”。


头图来源:图虫



通讯员:仁瑄
责任编辑:王卫朋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病人又回来了!”上海医院近期门...

分症状、分场景、分人群!仁济医院...

中芯国际携手仁济医院十年爱心接力...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