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完成首例PRRT临床试验患者,神经内分泌肿瘤再添一把治疗“利器”

来源:劳动观察 发布时间:2023-05-11 12:59

摘要: 此次PRRT临床试验的启动,得益于多学科融合的诊治平台,形成了一个很好的创新样本。

5月11日上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举行了上海首例PRRT临床试验启动仪式,这将为神经内分泌肿瘤治疗再添一把“利器”。


“核导弹”入体精准杀灭肿瘤


PRRT疗法是指肽受体放射性核素疗法,其原理是利用生长抑素类似物与生长抑素受体特异性结合,将“核导弹”——镥177-DOTATATE引入体内并特异性地对肿瘤细胞实行精准打击,在肿瘤细胞内发挥生物治疗和肿瘤内照射的双重作用,进而达到杀灭肿瘤的效果。


当日这位接受PRRT临床试验的患者王阿姨58岁,被诊断为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伴直肠系膜、肝脏弥漫性转移2年多,先后经长效奥曲肽治疗、肝转移肝动脉介入栓塞治疗,疾病进展后联合索凡替尼靶向治疗,目前疾病仍然进展。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内分泌肿瘤多学科首席专家陈洁教授会诊后建议,患者可采用镥177-DOTATATE治疗,希望将“核导弹”引入患者体内后,实现内照射,精准杀死肿瘤细胞。


目前,肿瘤医院是全国神经内分泌肿瘤治疗患者最多的医院,年门诊达到14500人次。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种可以长在除头发和指甲之外身体任何部位的恶性肿瘤,近些年呈现较快的发病趋势。


“临床上,首选治疗方式为手术。”陈洁教授说,但大部分神经内分泌肿瘤恶性程度相对较低且生长缓慢,患者确诊时往往已错失手术机会。相较于传统药物治疗,PRRT疗法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陈洁教授指出,大多数神经内分泌肿瘤细胞表面生长抑素受体呈现高表达,这也是PRRT疗法中最关键且最核心的治疗靶点。目前国外多项临床试验均显示,PRRT疗法在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中都有很好的疗效,能使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大幅降低,肿瘤缩小的比例达到16%-30%不等,总生存时间延长12个月以上。


突破疑难杂症瓶颈要靠创新


这项新疗法中,实现精准靶向“瞄准”并集中“爆破”的,离不开治疗前核医学科的“探路”。肿瘤医院核医学科是国内最早开展生长抑素受体显像的单位,为首批获批的国家放射性药物临床试验基地,已率先研发和临床转化多种新型放射性药物。核医学科主任宋少莉教授说,近些年医院核医学科以创新为引领,在国内核医学领域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上午8:30,核医学科护士首先给王阿姨打了止吐针,随后输注氨基酸保护肾脏。半小时后,她在核医学科病区注射放射性药物镥[177Lu]氧奥曲肽注射液。这款药是由北京先通公司研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PRRT治疗的临床试验,这个上海首例PRRT临床试验的患者,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是王阿姨PRRT治疗的第一次,根据方案需要4次这样的治疗,每次间隔时间为隔6—8周。


宋少莉主任介绍,治疗过程是利用生长抑素类似物与生长抑素受体的特异性结合,将“核导弹”——镥177-DOTATATE特异性地运向肿瘤细胞实行精准打击,在肿瘤细胞内发挥生物治疗和肿瘤内照射的双重作用,进而达到杀灭肿瘤细胞的效果。


临床上要想突破疑难重症肿瘤诊治的瓶颈,需要科技创新来引领,更强调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肿瘤医院院长虞先濬教授表示,此次PRRT临床试验的启动,正是得益于强大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多学科综合诊治团队学科和核医学科的诊治平台,形成了一个很好的创新样本。临床试验可以形成基于我国患者诊疗情况的研究数据,为未来建立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治“中国方案”发出“复旦肿瘤”的声音。


头图为患者正在接受治疗。肿瘤医院供图


通讯员:王懿辉
责任编辑:罗菁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腹腔转移肿瘤大如“双胞胎”,无法...

请收藏!20种常见恶性肿瘤筛查预...

前列腺癌没什么可怕?认清这种病的...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