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远郊的家门口做腹透,也有高质量服务!上海这家医院将优质护理资源下沉到社区

来源:劳动观察 发布时间:2023-05-11 18:21

摘要: 将先进的护理理念、优质的护理技术及完善的护理服务送进社区,让更多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品质护理服务。

在2023年“护士节”到来之际,5月11日,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与浦南医院、塘桥街道、南码头路街道、周家渡街道、上钢新村街道、浦江街道、浦锦街道签订护理联盟协议,将携手推出伤口造口、糖尿病、血管通路、腹膜透析等22个护理门诊团队的专科特色服务,启动糖尿病、伤口造口、血管通路三个专科的理论和实践培训课程和导师制专项培训。


救治疑难杂症的底气更足了


上海市卫健委《上海护理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升基层护理服务能力,支持医疗机构依托医联体、区域性医疗中心,建立护理专科联盟、护联体等,加大基层护士培养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其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服务能力。


近年来,仁济医院发挥市级三甲医院的资源优势和龙头效应,下沉输出护理管理、培训、技术等资源,推动紧密医联体护理专科联盟建设,将先进的护理理念、优质的护理技术及完善的护理服务送进社区,让更多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同质量”、“同技术”、“同温度”的护理资源。


仁济医院与浦南医院相距不到1公里,浦南医院先后派出多名护理人员,到“邻居”的消化内镜室、血液科、急诊、日间病房、特需病房进行能力提升学习,为其肿瘤日间化疗病房以及血液科开展医疗工作开展奠定了基础。周边的老百姓不用发愁三甲医院就医排队长,在家门口就能获得同质量同技术的照护服务。在仁济医院指导下,浦南医院首次运用双重血浆置换、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等新技术,填补了血液净化护理技术上的空白,面对救治疑难危重症有了更大的底气。


家门口就能享受高质量腹透护理


72岁的陈老伯是一位Ⅱ型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由于子女不在身边,陈老伯不得不在郊区和市区医院之间“长途跋涉”,加上每次配药、检查、换药、平衡试验、随访等让他直喊吃不消。现在,老人再也不用“舍近求远”,选择了在家门口的黄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腹膜透析。陈老伯说,在这里服务质量丝毫不比市级医院差。


2021年,黄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仁济医院、嘉定中心医院等医疗机构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腹膜透析室并投入使用,成为上海市首家拥有腹透室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已建成了较为完备的腹透室,为本地肾病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黄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派多名护士赴仁济医院腹透中心进修腹透护理技术,经过学习和实践,掌握了腹膜透析换液操作、腹透管出口换药指导、电话随访等护理技能。


仁济医院肾脏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首批经卫生部认证的腹膜透析培训中心之一,先后培养了近千名腹膜透析护士,辐射全国各地,帮助广大基层临床护士掌握腹膜透析护理操作及培训技能,提高整体护理水平。


南码头社区服务中心的腹透护士冯敬杰参加学习班后,针对不同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护理服务,在社区居民活动室进行腹膜透析及慢性肾脏病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在仁济医院护理团队的帮助下,南码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组建了一支由12名护士组成的腹膜透析护理团队。


通过上级医院-分中心-社区医院护理部门上下联动,提高了基层医院慢性肾病诊疗水平和慢病管理能力,惠及更多基层的尿毒症患者,形成“透析不出村镇和社区”的良好局面,有效降低患者就医费用、时间成本和并发症的发生。


导师制培育模式提升社区专病管理能力


仁济医院作为首批受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委托建设的社区糖尿病管理护士培养基地之一,自2014年起积极开展“社区糖尿病管理护士培训实践项目”,率先采用导师制模式开展社区糖尿病管理护士培养的探索。


通过组建导师团队、选拔结对学员、制定个性化的培训内容,仁济医院已协助6位社区糖尿病管理护士开设糖尿病护理社区门诊,累计建档人数逾千人,影响辐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周边多个社区。


浦东新区泥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糖尿病管理护士范恩芳,是仁济医院“社区糖尿病管理护士培训实践项目”的学员之一。经过培训后,范恩芳于2015年成立了浦东远郊社区首家“糖尿病护理门诊”,现已有500多例患者有效建档,5000余人次的患者得到健康服务,开展的个体化健康教育、糖友健步走活动、糖尿病知识竞赛等活动,成为了社区的“糖友管家”。


助推长三角伤口造口护理中心建设


54岁的张师傅怎么也没想到,酒后憋尿摔了一跤,膀胱竟然“爆”了。经过宁波市杭州湾医院沪甬两地医生联手救治,张师傅术后各项指标恢复良好,但伤口却始终难以愈合。就在病房团队束手无策之际,仁济医院护理部派出专业的伤口造口治疗师团队来为张师傅进行专科护理。


仁济医院国际造口治疗师蒋燕勤对患者术后愈合不良的伤口进行了评估,运用国际先进的伤口湿性愈合理论调整换药方案。经过近半月的门诊换药及饮食治疗、心理支持,张师傅的伤口基本愈合。


目前,仁济医院已派驻蒋燕勤、徐红波两位国际造口治疗师赴医联体单位开展专科护理工作,先后开设伤口造口专科护理门诊、组建伤口造口专委会、参与医院压力性损伤质量管理。


头图为仁济医院腹透护理专家顾爱萍在仁济宝山分院提供患者咨询服务。仁济医院供图




通讯员:仁萱
责任编辑:罗菁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嘉定人在家门口享受“仁济技术”!...

88岁重症老人髋部骨折“碎成渣”...

把卵巢组织冻存起来!为肿瘤患者留...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