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0日正值“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更好地宣传文遗文化,静安区旅游服务中心今日举行文遗日“百年雷士德·邂逅海派静安”活动,并设计了2条非遗文化旅游路线供市民参考。
据了解,在百年前的上海,英国人亨利·雷士德(1840-1926)白手起家,成为富商。拥有惊人财富的他私生活低调、简朴,对于慈善事业却极其慷慨。他将全部精力献给了他的第二故乡上海,也将毕生积蓄留给了上海的教育卫生和医疗慈善事业,为上海的教育医疗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根据雷士德的遗嘱,他的遗产一部分用于捐助上海的慈善组织和成立雷士德奖学金;还有一部分,则将捐建三个机构——一座医院(今仁济医院)、一座工学院(雷士德工学院)和一座医学院(雷士德医学院)。这三处建筑至今保存良好,是雷士德留给上海弥足珍贵的世纪遗产。
今日活动以雷士德医学院为起始点,走过建筑师邬达克的旷世杰作绿房子、报业大亨史量才的凌然正义、为国为民的中华书局,见证上海沧海桑田的南京西路以及1920年毛泽东确立马克思主义初心时居住的寓所旧址等地,带领市民行走在静安的人文岁月里,触摸历史印迹,感悟海派文化。
活动现场,静安区旅游服务中心邀请专业讲师讲解雷士德医学院的前世今生以及建筑背后的人文故事。为让市民更好地体验传统文化,主办方还特别邀请了雷允上的老师,向参与者讲解雷允上香囊制作传统技艺,教大家亲手制作香囊。
此外,静安区旅游服务中心还设计了2条不同主题的非遗文化旅游路线,将国家级、市级、区级非遗项目串点成线,让市民在行走之间了解静安的非遗文化。
“通过这次活动,我对静安的了解更深了,没想到静安区内还有这么多宝贵的非遗项目。老祖宗的文化不能丢,这种活动要多多益善。”参与活动的于阿姨说道。
头图为雷士德医学研究院。静安区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