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新奋斗| 普陀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赋能城区治理高效处置一件事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叶佳琦 发布时间:2023-07-30 17:33

摘要: 作为城市运行管理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普陀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主要承担了全区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等工作。


在普陀区商场云集的长风商圈,往来人群络绎不绝:在社区、道路路口,哪位市民报警了,反映了什么情况,这些画面与信息都被“全景式扫描”至“城市大脑”,在普陀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的大屏上实时跳动着,织成了一幅城市治理图。


据介绍,作为城市运行管理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普陀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主要承担了全区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受理、“一网统管”建设工作,协助承担突发公共事件协调联络以及区政府总值班室工作。


尽管团队成员平均年龄仅36岁,但近年来,这支队伍先后获得上海市工人先锋号、上海市巾帼文明岗、上海市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优秀集体,区文明单位、区最靠谱“红色堡垒”、区“人民城市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队伍中还涌现出区“最靠谱‘守护者’”、区“最美好军嫂”、区先进工作者等先进个人。


提升百姓安居乐业指数


记者了解到,普陀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第一时间发现城市运行问题,进行扁平化调度、可视化协调,实现城市运行管理的全量、全要素、全流程数字化转型。城运中心通过实景平台与人员溺水、渣土车未加盖、共享单车乱停放等AI智能算法相结合,赋能城区治理高效处置一件事。


比如,智能检测行人意外溺水。基于苏河周边公共硬件资源,结合溺水监测算法实时对苏河区域进行智能巡检,代替现场人工巡查,第一时间发现人员溺水事件,并推送预警信息,通过实景画面辅助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掌握现场情况,科学合理协调相关人员赶往现场救援,为救援行动争分夺秒。


再如,智能检测渣土车未加盖。普陀区城运中心对12345热线数据中渣土车相关类别的事件进行数据治理,分析得出6条经常发生渣土车违规事件的路段,补齐了渣土车监管的盲点和漏洞。


还有智能检测非机动车乱停放。通过设置检测区域,实时监测区域内非机动车停放情况,一旦出现乱停放现象,平台将自动发出告警信息,对接“普陀区城市运行管理派单系统”,工作人员通过PC端和移动端可以实现事件远程确认和派单处置,第一时间解决非机动车乱停放行为,避免车辆停放拥挤无序对行人通行带来的影响。


数智赋能老小区管理“变身”


在位于普陀区真如镇街道的樱花苑小区,主干道上设置了一个车位引导屏,上面会实时显示不同区域内的空余车位数量,按照引导屏的指引去找到车位,不仅停车的时间会大大缩短,停车的幸福感也会相应提升。樱花苑,也成为由区城运中心牵头,联合街道、小区物业和应用场景供应商打造的首个普陀“物联感知应用场景“补全整合、更新升级”的样板间。


近年来,数智赋能成为各行业数字化改造使用的高频词,通过深度挖掘用户需求,可以有效提升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以樱花苑小区为例,通过每个机动车位上安装的地磁传感器,物业可以实时知晓小区车位的使用情况,也可以通过地磁传感器及时发现占用消防通道的停车行为,及时提醒车辆驶离。传感器配合停车服务系统,还能提示物业已超时停放车辆,减少僵尸车的问题。原先经常收到小区内居民对于停车难的投诉,现在通过停车平台,保安可以第一时间告知业主小区内的空位情况,方便其就近停车,大大提升了小区居民的幸福感。


通过数智赋能,小区整体管理已逐步从以往的“被动管理”向“主动管控”转变,从“人防、技防”逐渐向“智防”转变。


日均约发现事件2500件


“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城”。据普陀区城运中心副主任尹科强介绍,一屏发现运用“人防+技防+智防”联防机制,紧盯城市治理的痛点难点问题,日均约发现事件2500件(热线事件约220件、网格约2300件、应急事件约3件、智能案件约15件)。


他举例称,汛期来临前夕,为尽量减小台风洪涝等灾害,对市民生活造成的影响, 城运中心运用一网统管平台数字底座多源、实时数据能力,对潜在的高空坠物 、路面积水、房屋漏水、地下室积水、树木倒伏等点位情况进行分析,形成分析报告,辅助相关责任部门和各街镇关口前移,多措并举筑牢防汛防台屏障。


据悉,目前,普陀区10个街镇和22个委办局的业务条线,一共有32类11万个传感器,汇聚1.1亿条治理数据,衔接19个数字应用场景,打造数智普陀·城市治理引擎,实时数据达到93%以上。


头图为普陀区城运中心。劳动报记者 贡俊祺 摄影


摄 影:贡俊祺
责任编辑:胡玉荣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全市首个!社区公共空间服务有了“...

博物馆里感受美好生活,普陀这些“...

跟团游览“半马苏河”,普陀文旅全...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