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巴好像要被吹开了!”新一季瑞金医学体验营来了,高中生戴无创呼吸机体验“重症病人”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李蓓 发布时间:2023-08-07 18:21

摘要: 十多年来,国内外多所高中及大学的数百位学生在每年暑假的瑞金医学体验营深度体验医学的魅力与快乐、责任与使命。

“吸、吸、吸、吐气……”


“吸气、吸气、吸气、吐、再吐、再吐、用力……”


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回荡在肺功能室,第一次走进这里的孩子们似乎被震慑住了:“一个医生这一天得喊多少遍口号啊!”


8月7日,阔别两年的瑞金医院医学体验营又回来了。今年总计有50位高中生、医学生、“医二代”和“洋学生”走进神秘的医疗重地,体验医学的伟大和琐碎。


地点:呼吸科大楼重症监护室


记者跟随几位学生走进位于7楼的呼吸科重症监护室。在新冠疫情期间,这里曾是收治新冠病人最激烈的“战场”,现在则是各种呼吸系统重病患者入住其中。


“这是口鼻面罩和无创呼吸机,是用来帮助病人辅助通气的。”呼吸科副主任医师周剑平邀请学生先后佩戴口鼻面罩和鼻罩,体验辅助通气状态下的身体感受。“风很强劲,我感觉嘴巴要被吹开了。”


华师大二附中高二学生梁正航说:“这是我第一次来医院体验,体会到了患者在ICU的感觉,感受到了作为患者的痛苦和无奈,也更体会到了现代科技在帮助患者有尊严的生存方面带来的巨大提升。”在气管镜检查的模拟人操作体验中,他坦言即使在“作弊”的情况下仍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医生在行医之前一定是经过了更加艰苦的训练,我更增加了对他们的敬佩之情。”他说,通过这次的参观,对高科技医疗和有温度的治疗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学生在护士长指导下体验气管镜插管检查。劳动报记者李蓓 摄影


地点:胃肠外科手术室


在胃肠外科体验组,营员们第一次走进手术室,看到了腹腔镜手术的“真面目”。西南位育中学高二学生薛金金惊叹道:肠癌胃癌切除现场人体组织黄色红色“交相辉映”,染色的淋巴结点缀其中,强烈的视觉冲击在让人意识到人体精细奇妙的同时,也不禁感叹,国产4k与3D的仪器彰显了现今中国科学医疗水平的先进,“这一幕让惊奇、欣慰与自豪充斥内心。”


十届体验营中近半学生选择学医


这是自2012年以来,瑞金医院举办的第十季医学体验营,既有高中生、来自全国多地的医学生和医二代、还有来自西班牙、尼泊尔的“洋学生”。体验者的平均年龄只有17岁。值得一提的是,曾参加往届体验营活动的5位老营员从世界各地集结上海,与大家共度难忘的一天,共同体验医学的“善爱”。“十多年来,国内外多所高中及大学的数百位学生在每年暑假的瑞金医学体验营深度体验医学的魅力与快乐、责任与使命,聆听医者名家扣人心弦的讲述,无数精彩的瞬间成为许多人心中美好的回忆,更有近一半的营员选择了学医。”瑞金医院党委副书记俞郁萍介绍。


胃肠外科主任医师马君俊在和学生们互动时讲述了一个故事:他曾经为一名胰腺炎术后患者换药,每天要先冲洗,再把管子拿出来清洗,再顺原路放回去。实习6个礼拜,马君俊就整整换了6个礼拜。半年后的一天,马君俊走在院区里,大老远听到有人高呼他的名字,原来是他换药六周的那位患者。患者说,想起你连续6个星期,天天弓着背给我换药,心中充满感激与温暖。马君俊说,医生对病人的善爱,病人对医生的感恩,让一个实习医生坚定了自己择业的信心和勇气。


曾参与往季“医学体验营”的营员们,有的已经是交大医学院八年制法文班的学生,有的正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就读,还有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芝加哥大学、北大生命科学学院就读的。虽然他们的人生道路各不相同,但都表示,若干年前“医学体验营”的经历是他们人生一段难忘的回忆。


“对医学的善爱,每个人的答案各有不同,但大家肯定都在某个场景中、某个医生身上感受到过温暖,也一定被善爱的光芒照亮过。”瑞金医院党委书记瞿介明表示,作为一家综合性三级甲等公立医院,瑞金医院一直致力于医学知识、医学常识的公共普及,为着力提升全民健康素养不懈努力,医学体验营正是其中一张闪亮的名片,活动不仅向众多青少年播撒了医学梦想,也见证着医学的飞速发展和医者的大爱担当。


头图为学生试戴无创呼吸机。劳动报记者李蓓 摄影

摄 影:李蓓
责任编辑:叶赟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开展慢性病和癌症的机体调控研究,...

抢救病人霍华德,上海瑞金医院拼了...

惊叹!30年前被人戏称“不走大门...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