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建筑换新颜后,教师办公空间也多了!华政打造教师共享阅览空间,增设读书亭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郭娜 发布时间:2023-09-04 17:01

摘要: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华东政法大学从实际出发,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聚焦师生实际需求,着力解决师生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

寸土寸金的老校区,教学楼都是“国宝”建筑,如何提升教师们的工作环境?9月4日,劳动报记者从华东政法大学了解到,学校“螺蛳壳”里做“道场”,这学期建成了教师共享阅览空间、增设读书亭,着力提升老师工作的幸福感。


走进长宁校区图书馆主楼顶楼的教师共享阅览空间,有着崭新整洁的阅览座位、灵活简约的讨论座椅、时尚现代的休闲沙发、恰好距离的取水点、华政装饰画、绿植装饰……这个空间,原本只有16个教师阅读办公卡座,空间相对封闭、利用率不高,配套电路老化,屋顶已有渗漏现象。


新增的178平方米教师共享阅览空间,阅览座位增加到60余座。改善后的空间布局,科学设置阅览区、休憩区,相关配套非常完善,紧邻专业书库,配套馆藏近9万册,能较好满足阅读需求,也充分考虑了私密性和景观性。老师们的普遍需求得到了满足——不仅可以在这里阅读工作,也能在休闲角轻声交谈甚至午休小憩。


“这下好了!上班方便多了,特别解决了女老师们上班书籍和科研材料负重的难题。”不少老师每天需要携带多本专业书籍,在夏天,提着重重的书籍来回穿越校园成了一种“甜蜜的烦恼”。华政因此将格致楼107落实为主要供青年教师学习科研使用的共享办公空间。未来,学校将逐渐增加老师的共享办公空间。


长宁校区一栋栋“国保”建筑“修旧如旧”旧貌换新颜后,如何优化长宁校区房产资源配置?据悉,华政长宁校区将修缮一新的六三楼办公用房调整为教师工作室,优先安排教授工作室使用。


“之前和同学、老师交流时会遇到没有空闲教室的情况,现在我们有了停驻的地方。”传播学院贾同学说。实地调研中,不少师生都有户外学习交流的习惯,为满足师生需求,华政还充分利用校园公共空间,围绕玉泊湖和河道景观,增设读书亭、读书角,两区域分别改造234平米、160平米。未来学校还将对玉泊湖周边绿化进行提升改造,让师生有更多选择。


华东政法大学党委书记郭为禄表示,今年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学校从实际出发,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聚焦师生实际需求,着力解决师生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明确了11个造福师生的实事项目。“这些项目都由校领导对分管、联系单位问题清单和专项整治方案整改推进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我们要由‘剖析一个问题’到‘解决一类问题’,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师生心坎上。”


头图为华东政法大学新改造的教师共享阅览空间。校方供图


责任编辑:包璐影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沪低保人员住院免押金政策实现“免...

壮观,4000多条被子晒日光浴!...

3000户居民不再“心乱如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