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30日,记者从上海市民政局获悉,“沪助养老时光汇”项目试点三年多以来,上海共注册“时光伙伴”10420人,完成服务时长(时间币)129176小时,共计服务老年人15851人。“时光伙伴”以低龄老年人为主,50-69岁的占比近60%,50岁以下的中青年志愿者占比约11%。
据悉,“沪助养老时光汇”项目是上海市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的有益补充,原为养老服务“时间银行”项目,于2019年启动试点,今年6月更名为“沪助养老时光汇”。该项目鼓励和支持社会成员为老年人提供非专业性的养老服务,按照一定的规则记录服务提供者的服务时间,储入其在“沪助养老时光汇”中的个人账户,以便将来兑换相同时长的服务,服务提供者被称为“时光伙伴”。
项目坚持“互助性、社会性、公益性”原则,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尤其鼓励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服务,形成互助养老的良好氛围。鼓励青年志愿者参与,并可将时间币赠与满足服务对象条件的直系亲属,也可将时间币捐赠到平台统一的公益账户,用于需要帮助的特殊老年人群体。
目前“沪助养老时光汇”已在虹口、长宁、徐汇、普陀、杨浦、浦东、静安、崇明8个区进行试点。有意参与服务者可通过全市统一的“沪助养老时光汇”微信小程序进行注册和认证,成为“时光伙伴”。小程序中有老年人发布的服务需求,分为情感慰藉、协助服务、出行陪伴、文体活动、健康科普、法律援助、培训讲座、指导防范金融和网络风险以及其他个性化、特色类服务九大类,“时光伙伴”可以通过服务类别、所在区域、服务时间等选择符合自身条件的服务内容。
下一步,市民政局将不断完善项目政策体系,推动在全市实施“沪助养老时光汇”项目。
头图来源:图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