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9日,市民政局举办“温暖‘童’心·并肩‘童’行”街镇未保站建设和儿童福利工作者风采展示活动。来自16个区的20个展示案例,不仅涵盖本市街镇未保工作站聚焦提质增能“六项重点任务”,在建立机制、开展服务、创新品牌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同时包括儿童福利工作者立足岗位职责,为民纾困解难题,关爱服务勇担当的感人事迹。
“我们辖区里有一个6岁的小女孩,父亲长期在国外工作,母亲要重组家庭,不愿意再抚养她,就把她送到了远在上海的爷爷奶奶家,随之而来的学习教育、生活照料等一系列问题让这个特殊的家庭苦不堪言。居民区儿童主任在走访了解后,对照街道发布的《未成年人潜在风险识别清单》认为这位女孩存在家庭监护风险,随即向未保站上报。最后顺利为孩子办理了居住证,解决了女孩的就学问题……”通过20位基层一线儿童福利工作者的精彩演讲,让大家看到了上海儿童福利工作机制的不断完善,纵向到底的市-区-街镇-居村四级工作网络,横向到边的多部门协调联动机制逐步构建。关爱保护措施的进一步强化,《未成年人潜在风险识别清单》的形成,家-校-社联动关爱系统的研发,帮助儿童福利工作者更快、更准地找到关爱对象,让排查结果更加精准。
此外,关爱保护队伍的日益壮大,走访排摸、紧急干预、协调处置成为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儿童福利社工的工作日常,他们已经成为上海关爱保护特殊儿童群体最可靠的基层力量。
2022年,《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修订时,增设了“特别保护”专章,市政府印发《关于深化推进本市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为困境儿童等特殊儿童群体的关爱保护赋予了严格的法律约束力,更巩固深化了各项分类保障措施。同时,上海在全国率先探索街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建设,220个覆盖全市各街镇的未保工作站,成为未成年人身边保障合法权益、保护身心健康的前沿阵地。
头图来源:图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