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区老年认知障碍友好城区赋能支持中心揭牌启用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包璐影 发布时间:2024-01-11 18:52

摘要: 长宁区老年认知障碍友好城区赋能支持中心揭牌启用。


1月11日,在位于安化路上的“小蓝花市民中心”内,长宁区老年认知障碍友好城区赋能支持中心正式揭牌启用。


记者从长宁区民政局最新公布的数据了解到,长宁区是深度老龄化特点突出的中心城区,目前,全区户籍老年人口23.11万人,占户籍总人口比重的40.2%;8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达3.92万人,占户籍老年人口比重的17%。


随着老龄化、高龄化进程加速,失智失能老年群体的照护越来越成为养老服务的重点和难点,认知障碍老人比例增长、家庭负担加剧,诊断、照护和治疗对个人、家庭及社会都带来沉重的压力。


为此,区民政局以第二批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等试点为契机,率先启动老年认知障碍友好城区行动,目前,所有街镇均已创成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


在此基础上,长宁区相关部门又以“专业赋能、服务对接、社区共创、全龄参与”为目标导向,以“理念传播、筛查干预、家庭支持、行业赋能、友好网络”为五大功能定位,探索推进了位于江苏路街道的城区级老年认知障碍赋能中心——“小蓝花市民中心”建设。


“小蓝花市民中心”地处江苏路街道,占地面积630平米,是上海首家城区级认知障碍赋能中心,也是第一个以记忆健康为特色的市民中心。“小蓝花”的寓意是“勿忘我”,是国际“认知症好朋友”社会行动的公共倡导标识,象征着对于记忆的关注和守护。


据介绍,这个赋能中心具有周边居民需要的助餐、日托、健康、活动等基础功能,同时,这里每一个空间也都十分用心的润物细无声的嵌入了专业特色。例如,门口的储物柜叫做“忘不了”储物柜,更多的考虑了老人容易遗忘的物品。又如,咖啡馆服务人员是轻度认知障碍老人和志愿者,既是公益服务,同时又帮助老人锻炼脑力。


据悉,该赋能中心的作用发挥不仅仅是在600平米的室内,更是辐射到街区、赋能在行业。目前开展的“花田美术馆”策展,就是年轻的感官艺术家团队根据愚园路真实场景,编制了一个体验认知障碍老人生活的记忆故事,从中心出发,经过电话亭、银行、面包房、药店等街区各个友好机构,最后回到这里还原和体会,让更多的人了解认知症、关爱这个群体。


头图为城区级老年认知障碍赋能中心——“小蓝花市民中心”正式揭牌启用。长宁区供图

责任编辑:胡玉荣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聚焦养老机构认知障碍照护服务高质...

上海第四批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

上海市认知障碍服务机构地图3.0...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