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0日-16日是2024年“世界青光眼周”。对于这种致盲率极高的眼病,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眼科主任医师葛玲提醒市民,青光眼隐匿性强,但也有办法早期发现疾病苗子。
青光眼是全球首位不可逆致盲性眼病,被称作“视力杀手”和“光明的偷盗者”。如果没有及时发现而错过治疗时机或治疗不正规,极有可能导致失明。
青光眼有哪些类型?
青光眼主要类型包括:原发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儿童青光眼。老年人群多为原发性青光眼,包括闭角型和开角型。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来势汹汹,是威胁视力的眼科急症之一,症状包括:眼胀痛同时伴视力下降;伴头胀痛、恶心、呕吐时易与神经科的急症、胃肠炎混淆;反复发作眼胀不适,或鼻根酸、眉弓胀、突发视物模糊、虹视(看白炽灯泡,周围有彩虹样规律分布的彩色条带),休息后可缓解。
但是,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和开角型青光眼症状都不明显,早中期症状隐匿,无明显眼部不适,进展到晚期会有眼胀不适或视力突然下降。极少数患者因为偶然发现视野有盲区,才会发现有青光眼。
青光眼会遗传吗?
青光眼具有一定的遗传性,青光眼患者的子女虽然不一定患青光眼,但其比正常人患青光眼的概率大。因此,有青光眼家族史的40岁以上人群应定期做眼科检查。
还有哪些高危人群?
年轻时为远视眼的老年人;患高度近视眼的人,尤其是成年后近视度数还在进行性增加的人;有眼外伤史的人,特别是伤后曾有高眼压的人;性情急躁或忧虑的人;体检时发现眼压升高或者杯/盘比增大、不对称的人;有偏头痛者。
建议这些特征的群体定期进行眼科检查。
没有症状怎么预防?
青光眼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和不适感觉,患者往往难以意识到自己患了青光眼,直到疾病发展成中晚期时,才发现视野受损或视觉功能损害。
因此,建议大家学会自我测试单眼视力的好坏,即遮住一只眼,看看另一只眼是否能看清楚,以及能用余光看到的范围,如果存在异常,及时就医、尽早诊治。
如何治疗青光眼?
治疗青光眼的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和手术治疗三种。这些方法各有优势,分别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患者。目前,青光眼尚不能彻底根治,但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能够有效的控制青光眼的进展,防止视力受到进一步损害。
据悉,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长期致力于社区眼科诊疗服务能级建设,2022初启动“青光眼患者社区综合防治”试点项目,基于“市—区—社区”视觉健康综合服务管理体系和规范诊治网络+AI眼病筛查智能技术,将青光眼筛查融入社区门诊流程,由全科医生参与患者筛查、诊断、随访和转诊治疗全过程,并由家庭医生担当起青光眼患者的健康管理师,定期跟踪随访、开展个性化健康教育,让青光眼患者在社区家门口就能得到规范化的随访管理。一旦发现可疑患者或观测到病情进展,由绿色通道转诊到二、三级医院进行确诊、治疗,之后的随访管理也会落到社区进行,从而实现社区居民眼健康服务全程闭环管理。这样既能缓解二、三级医院“看病难”压力,对青光眼患者疾病长期管理也有重要意义。
头图为市民排队向市眼病防治中心专家咨询青光眼。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