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乱停乱放、飞线充电、楼道充电……非机动车影响社区安全的种种乱象,让居民颇有不满。近日,虹口区江湾镇街道通过参与式社区规划项目,从源头整治入手,让非机动车“有家可归、有电可充”,缓解了矛盾,还改善了社区居住环境。
江杨家园小区是大型高层住宅小区,居住有1610户居民,而非机动车车位仅有650个,远远无法满足1600余辆非机动车停放和充电需求。场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钱宏富表示,原先小区绿化带和车棚内摆放了大量长期无人使用、落满灰尘的僵尸车,有些居民还私拉私接电线给电动自行车充电;更有甚者在楼道里、门厅内充电,不仅影响了环境,更造成了安全隐患。解决小区非机动车停车难、充电难问题迫在眉睫。
怎么让居民非机动车“有家可归、有电可充”?腾出被挤占的车位,让非机动车有序停放是当务之急。场中居民区党总支、居委会联合物业、业委会积极商讨,结合街道“益港湾”家园自治微公益项目,经有关部门和具备资质的第三方专业人员现场进行论证和布局,形成方案进行公示。
方案决定通过以物换物的方式,对排摸出的100余辆“僵尸车”进行处理。“三驾马车”通过“社区云”、黑板报、楼组微信群等多形式、多途径进行宣传,居民们则“断舍离”,主动将“僵尸车”清理出车棚、楼道、绿化带。第一次活动当天就有60多辆“僵尸车”主人参加以物换物活动,兑换了相应的物品。
清除了“僵尸车”,只是第一步。随后,业委会拿出公益性收入51万元,开始对小区的非机动车停车位进行重新规划,将一些原本废弃的场地进行修整,统一安装充电点,新增12个充电点,非机动车停车位也相应地增加到了1600个,满足了居民有序停车和充电的需求。
头图为整治后新增的非机动车充电点。宏新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