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各大签证机构迎来一波办签热潮,然而,就有公司趁机利用办签信息差,通过不法手段获取流量欺骗消费者。市面上办签套路五花八门,针对各种签证套路,消费者有哪些要注意的呢?
近日,某网友发文,称其在某旅游平台购买了第三方日本单次签证产品,但第三方旅行社不仅虚假上传签证办理进度,没办成签证却自称已出签。最后,再告知用户称其条件不满足,签证被领馆撤回,最终影响了出游。
记者了解到,市面上办签套路五花八门,有“低价引流”、“虚假套餐”、“夸大宣传”等套路。比如,在一些平台上,办签的价格低到令人难以相信。但是,消费者一旦购买就会发现后续涉及的费用远远高于正常的市场价。这类签证的套路是先通过低价把客人吸引进来,然后在下面的办签环节设置“陷阱”,此类“陷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收取所谓的高危保证金,二是材料简化费,三是临时加急费。
为了吸引消费者,不少办签公司会以“快速出签”、“低价加急办签”为噱头。但实际产品说明与浏览页面文字不符合。如:浏览页面展示的价格低于领馆价,实际上,消费者仔细阅读适用人群信息后才知道该产品仅为代预约服务。还有诸如浏览页面上写明“1个工作日出签”,详情页则标注6-10工出签等夸大宣传的情况。
旅游专家对此建议,游客必须提供真实材料进行申请,切勿听信一些所谓“黑中介”的承诺,也不要轻易相信那些看似简单的建议。签证申请是需要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建议申请人在选择中介时一定仔细查看产品费用包含项、条款等,并要提前与签证顾问进行充分沟通,让他们了解你的具体情况并评估过签率,再决定是否递签。如果消费者打算自己“DIY签证”,也一定要先查阅官方网站并咨询专业人士。一旦拒签,可能会影响到后续签证的申请。
头图来源:图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