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遗竹编文化如何“出圈”,在传播民族文化的同时,让村民们多条致富路?这个暑假,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竹梦飞扬”传统文化研学实践团的同学们赴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道明镇竹艺村开展暑期调研活动,希望用自己专业所学知识为非遗文化传播做出贡献。
同学们在抵达竹艺村之后,便深入了解当地生态环境、乡村发展状况、生活变化等,对竹艺村内“文化点亮乡村”的非遗发展潜力进行了挖掘。实践团与国家级非遗项目道明竹编四川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杨隆梅老师进行深入交流,签订“非遗竹编进校园”的非遗专家讲师聘书。
在当地企业巧妹子竹编专业合作社和四川道明竹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同学们通过“现场直播+实时讲解”的方式向广大观众展示竹编艺术的魅力与价值,并拍摄《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微党课。实践团队还与竹艺村签订地校共建合作协议,通过专业力量为竹艺村拍摄宣传视频,用青年人的视角传播非遗文化。
如何让竹编文化“出圈”?实践团成员们与道明镇党委副书记廖啟帆书记交流中提出了不少想法,比如通过现代色彩搭配与形象创新,增强竹编工艺的艺术性与实用性;在竹编文化特色区域增设艺术品装置,以吸引游客目光;开发基于道明竹编文化的文创产品的等。
实践活动结束后,实践团成员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为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头图为暑期实践调研现场。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