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体验|“走,跟着法官去执法!”守护法律公平正义“最后一公里”,记者直击酷暑中的“执行一线”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郭娜 发布时间:2024-08-12 10:14

摘要: 连续高温的夏日,执行法官们是如何治“老赖”的?跟着劳动报记者一起去执行一线体验。


“张法官,门这次我肯定拆掉,侬放心。但我也要起诉他,我就要和他搞!”


“我不知道谁是老板,我是新来的,你们在这里影响我做生意了。”


“房租以后打到法院账户,我们心里踏实。”


……


连续高温日,在房间里吹空调“最香”,但也是上门执行的好时机。随着电视剧《执行法官》的热播,执行法官的工作日常逐渐被了解。近日,劳动报记者跟着徐汇法院执行局的法官们踏上执行第一线,奔赴法律正义的“最后一公里”。


把楼道圈到自己家?拆!


早上9点钟,劳动报记者跟着执行法官张鑫一行已经来到位于徐汇区钦州北路上的一处公寓,叩响了被执行人姚老伯夫妇家的大门。


徐汇法院执行法官张鑫到现场执行。劳动报记者 贡俊祺 摄影


“你们这个门怎么还没拆?上次我来的时候不是明确告知你们要履行义务限期拆除吗?”张鑫法官告诉记者,案件判决生效后,法官对姚老伯夫妇进行过两次谈话,但他们一直在拖延履行。这一次也只是拆除了公共走道上的防盗门,但是门框没拆除,也没恢复原状。


“拆的拆的,肯定拆的。”姚老伯的妻子赵阿姨说:“法官是这样的,不是我们不配合,你上次来过后,我们就和建材市场定做了新的房门,但那边说定做房门要45天,装门师傅说8月5日前可以把新的入户门装好。”赵阿姨解释道。


此次执行案件的申请人就是姚老伯夫妇的老邻居金老伯,听到动静后,他开门走了出来。“当了多年邻居,以前关系还算不错。”但自从姚老伯家把楼道圈进自己家,两家人就势同水火了。


记者现场看到,被执行人姚老伯一家现将入户门外移了十公分加装了防盗门,但后来又不断外扩了近两米,将金老伯一家的窗子都圈进了自己家,并在走道里放了两个鞋柜和杂物。“楼道的窗子正对着我家窗户,原本可以通风,但现在被圈进了他们家,防盗门上了锁,那扇窗开不开他们决定,我们不但没法通风了,我们是中间户,一旦发生什么事,没办法从窗子逃生,多危险啊。”


吵架、报警、居委街道介入,姚老伯一家就是不肯拆除防盗门,无奈之下,70多岁的金老伯将姚老伯一家起诉到了法院,但判决生效后,对方还是不肯拆除,这才申请了强制执行。


现场,张鑫法官查看了被执行人提交的定做入户门单据,定做起始时间6月20日,45天内即8月5日前完工。法官考虑到45天尚属合理期限,本着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当日未对被执行人予以罚款处罚,但明确规定履行的最后期限为8月5日。“如逾期仍未履行,可依法处以10万元以下的罚款、采取拘留等强制执行措施,构成犯罪的可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张鑫法官再次向姚老伯一家明确了拒不履行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


“邻里之间,还是要搞好关系,都这么大岁数了,何必呢。”告知完毕,张鑫法官又当起了和事佬,希望能解开两家人的心结。“门,我肯定按时拆,张法官等你来检查。但和他,还是要搞下去。”


张鑫法官也只能无奈地笑了笑。


根据记者向张鑫法官了解的最新情况,被执行人姚老伯一家已经在限期内拆除了防盗门等,将案件全部履行完毕。申请执行人表示很满意,并向法官送上感谢锦旗。


付了40万美发卡,老板换了?查!


“你好,徐汇法院执行局,请配合调查。”上午十点半,在执行局副局长徐沁的带队下,执行干警们来到了位于裕德路上的一家美容美发店,这次他们要处理的是一起涉及40万预付卡的执行案件,此行的目的是要进行现场调查。


“你们老板去哪里了?麻烦你通知他到现场配合法官调查。”


“不知道,我刚来,你们影响我生意了,你们要联系老板出去联系,和我有什么关系。”


徐汇法院执行法官前往美发店进行现场调查。摄影 张超


面对执行法官,理发店店长的态度显得有些抵触。执行法官告诉记者,2021年的时候,贺女士在这家理发店消费,理发店员工说充值会员就可以成为公司股东,还能分红,贺女士心动了,充值了40万元预付卡。冷静下来,贺女士觉得这并不是理性消费,相应的股权协议也无法履行,要求退款,后来双方打起了官司。法院一审二审均判决支持了贺女士解除服务合同,且返还预付消费款的诉请,但判决生效后,被告公司却始终没有履行。


申请人代理律师向记者展示案件相关资料。摄影 张超


但蹊跷的是,就在案子诉讼期间,涉案理发店的法定代表人做了变更,目前,据店长称,该店铺已经被转让给新的经营主体。


“你说你刚来几个月不清楚,那顾客的消费记录为什么会和营业执照不符合?能解释一下吗?店铺的租赁合同到底是什么情况?店铺租赁合同签约主体是哪家公司?本案申请人于本店充值预付卡,现你声称店铺被转让,合同、转让费支付凭证、转让时间能提供吗?……”面对原本有些抗拒的理发店店长,徐沁的几个问题直击要害。


通过进一步释明法律并告知法律风险以及执行案件对店铺未来经营的影响,店长转而称详细情况需要联系公司法人,但现场拨打电话均未接通。“本院依法向其送达执行通知书,要求公司实际控制人限期来法院配合调查。后续我们将根据调查情况判断该店铺是否合法转让,具体研判被执行企业行为是否涉及拒执。”承办人李兆良说。


“执行就是这样,会跑空,不配合是多数,还得从蛛丝马迹之间找到关键点。”徐沁笑着说,再难也得干,执行可是公平正义“最后一公里”,不然老百姓的官司不白打了?


二房东收了租金不上交?租金以后打到法院!


时间已经到了11点半,高温下,路上没有多少行人。记者跟着执行法官们赶到了绿地汇中心,而在这之前,团队长沈怡明法官、承办法官毛成已先期对涉案的九套商铺开展上门调查。奔走沟通、寻找店家、制发法律文书、逐一制作询问笔录……一系列流程下来,执行法官的衣服已经湿透了。


沈怡明法官告诉记者,本案申请人将这些房产委托给被执行人也就是二房东经营管理,这些商铺都租出去了,商户们把房租交给了二房东,但是二房东却没有将房租支付给大房东,也就是我们此次案件的申请执行人,总额超过了450万。



徐汇法院执行法官沈怡明和毛成实地调查。摄影 张超


“我们这次就是向这些商铺发出执行裁定书及协助执行通知书,告诉他们不能再将租金支付给二房东了,将租金直接打入法院账户。”毛成法官说。在明确了相关发票收据、支付金额等问题后,几家先期进行沟通的涉案商铺也都表示愿意配合法院执行。


“还有几家没发执行裁定书,但现在中午是他们生意最好、也是最忙的时候,我们法官走进去也怕影响顾客,产生不好的影响,我们等一等,等他们忙过这段时间生意再来一趟。”沈怡明法官和同事们商量说道。


“没问题,下午咱们再来。我们坚持善意文明执行,协助执行人的权益一定要保护好,别影响人家做生意。”执行法官们悄悄地离开了。


晚上20时许,随着最后一辆警车返回,徐汇法院的集中执行专项行动画上圆满句号。历经12个小时,徐汇法院出动执行干警25人次,警车8辆,累计扣押车辆1台、预拘留3人,执行完毕案件4件,执行到位金额440万元。


有速度,有温度,为实现法律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酷暑中执行法官们在第一线奔波着。


头图为徐汇法院执行法官出发去执行。劳动报记者 贡俊祺 摄影


摄 影:贡俊祺
责任编辑:包璐影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热线回音丨邻居违建侵占走廊空间,...

夏令生活|出游季,老年人报旅行团...

热线回音丨发车前五分钟才能开空调...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