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暑期是一年中的旅游旺季。各大热门旅游城市的酒店、民宿房源也变得紧俏。然而,近日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出现了不少吐槽暑假期间已预订的酒店却突然被告知没有房间的帖子,市民也纷纷咨询如何维权。
一名来自湖南的大学生小秦告诉记者,他于7月15日预订了8月成都民宿的4人套房,付款后几分钟就收到了订单确认的邮件。没想到仅过了一周,小秦就收到了来自酒店的电话,他被告知原本预订好的房型没有了,需要申请退款。小秦怀疑自己提前预订的低价酒店临时遭到“反水”,被酒店方要求取消甚至强制退款,是酒店方的“套路”,以便再次放出房源赚取更高的房费。
那么,消费者应如何维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六条规定,经营者和消费者有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但双方的约定不得违背法律、法规的规定。
当消费者在旅行平台预订酒店并完成支付,酒店也通过平台与消费者进行订单确认后,实际上消费者就已与酒店之间订立了合同。因此,消费者与酒店之间已经达成了酒店预订合同,任何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都构成违约。
依据《民法典》,合同签署意味着双方达成合意。如若酒店一方为了自身利益,对双方已经签署的合同拒绝履行、擅自变更,酒店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像小秦这样的情况就属于酒店方责任。此时,酒店再取消订单或临时要求涨价的行为,就属于违约行为。消费者可以先跟酒店协商解决,要求酒店继续履行义务。若酒店方拒绝履行,消费者可以向平台客服反映,请求平台介入。业内人士表示,平台通常会根据客人意愿安排客人入住原酒店其他房型、附近同等级别或更高级别酒店房型,并承担差价。根据不同平台的规则,一般差价金额最高为首晚房费的1-3倍。
头图来源:图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