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9日,上海交通大学2024级研究生开学典礼及新生入学第一课在闵行校区霍英东体育中心举行。校党委书记杨振斌为2024级研究生讲授开学第一课,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作主题讲演。
丁奎岭以《勇闯无人区,攀登制高点》为主题,送出他与杨振斌书记的期冀。他表示,研究生阶段是开展科研训练和学术研究的关键时期,也是学术活力迸发、孕育创新成果的重要时期。他寄语新生们要探求人所未知、向前沿迈进,以宽广视野和敏锐洞察力去探索未知领域,提出真问题,追寻新发现;要挑战人所未做、向难点攻坚,力争填补空白,打破“卡脖子”枷锁,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现任ARJ21-700基本型飞机总设计师、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2009届精密仪器及机械专业博士校友张克志作为校友代表与学弟学妹们分享经历与感悟。
“研制大飞机是几代中国人的梦想,我想过往的奋斗岁月给了大飞机人一份很珍贵的东西,那就是——永不放弃,做一遍不好,那就做第二遍,没成功那就从头再来,在挫折中总结规律,专注做好一点一滴。就是这样靠着坚韧不拔的拼搏从试验验证到航线运营,我们攻克了一座又一座‘山头’”,张克志鼓励学弟学妹们,要始终向前,永不放弃。
“探索科学极限正在进行时。同学们,咱们何其有幸,赶上了中国最好的时代!”14年来,从海洋到沙漠,从马沟到珠峰,全国青教赛一等奖获得者、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青年教师赵维殳的身影不仅出现在校园,也出现在马里亚纳海沟、南海冷泉、青藏高原热泉、珠峰登山大本营等科考一线。“马沟一度被认为是生命的禁区。然而,当我们有机会下潜到马沟底部亲眼看一看的时候,才发现马沟底部依旧有耐高压生命的存在,它们不仅不被高压致死,甚至需要高压来激活生命。这就是典型的科学发现中的‘反常识’”,赵维殳勉励同学们,“我们读研读博的过程中,越是重大的研究,越要面对与课本知识不符的情况,大家不要怕、不要不敢相信自己,事实上,在确保研究过程准确的情况下,伟大的发现就来自于这些‘反常识’”。
“交大,交大,群英汇聚,同舟共济远航彼岸,为自强而奋发,为人类多贡献,同学们,同学们,饮水思源,饮水思源!母校的光荣,长存心田。”伴随《上海交通大学校歌》的响起,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合唱团带领现场全体交大人一同奏唱专属旋律,唱响新“交大人”的青春之歌。
头图为开学典礼现场。劳动报记者 贡俊祺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