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潮养生正当时,这几天,老城隍庙童涵春堂门店里的顾客也多起来——老上海熟悉的童涵春堂膏方节正火热进行中,今年已是第39届。秉持名医坐诊、一人一方一锅、道地药材、古法炮制的守正精神,走过241个春秋的童涵春堂始终倡导“以养代药,调养优先”的健康生活主张,引领东方养生新方式。
近百位名医面诊
制膏工艺精益求精
作为享誉沪上241年的国药老字号,童涵春堂“名医、名方、名药、名法”的四名理念早已深入人心。童涵春堂方面介绍,和一般门诊的“严肃感”不同,到童涵春堂开膏方,氛围很国潮,心态很放松:中式节气养生茶来一杯,网红百眼橱打个卡,再上到三楼中医门诊部,请平时“一号难求”的名老中医把个脉、开个方,听听专业意见,今冬的“养生大计”就心定了,有时间一旁的中药博物馆还能兜一圈。
百大名医面诊、辨证施治。童涵春堂有着丰富的名医资源,今年膏方节更是邀请到包括陈熠、胡国华、苏晓等全国名老中医和上海市名中医,以及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曙光医院、岳阳医院等三甲医院的中医专家、教授等近100位的“名医天团”,分别在老城隍庙童涵春堂中医门诊部、童涵春堂国药号中医门诊部、童涵春堂兰村中医门诊部坐堂,针对消费者的不同体质特性开具一人一方,量体用药、个性化调理。
一人一名方,协同增效。童涵春堂每一副由名医望闻问切、辨证施治开具的膏方,都充分体现中医理、法、方、药的前后一致,依据君、臣、佐、使配伍组成的基本原则,在每一剂膏方用到的20至50味药材里,结合顾客体质反复推敲、合理配伍,做到虚实兼顾、寒温得益、升降并调、气血同治、动静结合,使多味药材协同增效,获得“1+1>2”的效果。
一人一方一锅。童涵春堂供图
童涵春堂的每味药材都选自道地产区,童涵春堂还顺应时节,精心挑选采收时间,根据不同的药用成分有计划地进行采加工和贮存,遵古法炮制,使其保持原色原味、本真姿态,以确保每一味药的药性和品质。
童涵春堂的制膏工艺传承两百余年,费时费力:精选的道地药材先经12小时充分浸渍,再经3道提取、4次浓缩,然后以武火煎煮,最后文火收汁成膏,达到“滴药珍珠串,膏滋布成旗”的童涵春堂标准。今天,这一“浸、煎、滤、收”的古法工序已逐渐被机械化取代,但童涵春堂仍旧坚持“一人一方一铜锅”的纯手工操作,每副膏方所用的药材、熬膏的火候、收膏搅拌的圈数,全凭丰富经验的老师傅的手眼功夫、拿捏分寸;传统紫铜锅的使用,避免了高温下与药物发生反应,再以冬竹做铲。
唤起年轻消费者
对中医药文化的热爱
据悉,童涵春堂39届膏方节的启动也代表着“第二季国潮养生季”全面开启,引领东方养生之道,打造自己的中式养生大IP,将传统观念中的“重滋补”与现代化“轻养生”相结合,“老将”、新品全上场,线上线下齐发力,不止圈住“阿姨爷叔粉”,也唤起年轻消费者对中医药文化的热爱。
不止圈住“阿姨爷叔粉”,也唤起年轻消费者对中医药文化的热爱。童涵春堂供图
近几年,膏方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属,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热衷“膏方护体”。童涵春堂从“未病先防”到“慢病调理”到“既病防变”三个维度,为不同消费者准备了“一人一方”的个性化养生服务,还根据消费者需求将膏方的含糖量和配方进行了优化,除童涵春堂传统的膏方罐,也新增了更便于携带和储存的小规格袋装,更贴心方便。据悉,今年膏方节,童涵春堂不仅为来门诊部就诊的个人用户提供1对1健康顾问服务,更将服务升级,为企业提供上门养生服务和名医问诊,对街道社区提供公益性质的义诊服务。
头图为一人一名方。童涵春堂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