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长期性公共卫生挑战,进博会上参展商热议“健康中国”,积极投身疾病防控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李蓓 发布时间:2024-11-07 16:17

摘要: 作为建设健康中国、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一环,要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聚焦影响公众健康的常见疾病,把预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人口老龄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病高发,是我国今后将长期面临的公共卫生挑战。《“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党的二十大《决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议》等纲领性文件都明确提出,作为建设健康中国、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一环,要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聚焦影响公众健康的常见疾病,把预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本届进博会上,“健康中国”和“疾病防控”成为参展商的热议词。


提升公众对疫苗防病的认知

实施全生命周期健康守护


持续推进疫苗创新,助力疫苗处方创新模式的实施与落地,将‘医防融合、预防先行’落在实处。葛兰素史克(GSK)副总裁、中国疫苗业务负责人李卫东在“深化医防融合,共筑健康中国”为主题的媒体圆桌活动上向记者表示,“进博会为共建‘医防融合’健康生态体系、共享健康未来提供了国际化的对话交流平台。GSK作为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在疫苗研发领域拥有百年沉淀,我们始终铭记‘立足中国,携手中国,服务中国’的承诺,聚焦创新内核,携手本土合作伙伴持续深耕中国市场,提升疫苗可及性,为公众带来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守护。获益于进博溢出效应,GSK众多疫苗产品已加速在国内实现商业化落地。”


随着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在当前老龄化社会背景下,提高基层疾病防控和健康管理能力建设备受各方关注,这也对医防融合模式的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陆一涵表示,当下,我国成年人深受慢性病以及各种感染性疾病的双重威胁。接种流感疫苗、带状疱疹疫苗、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等,能够帮助患者尽早预防相关疾病,为公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守护。但我国成人对疫苗预防疾病的认知和行动力仍需科学指导。如何深化医防协同、医防融合,帮助他们构筑健康屏障,已成为公共卫生系统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改革的重要抓手。


据悉,为了进一步提升成人疫苗接种便利和患者可及,上海、广东、湖北、浙江、山东、重庆等13个省份/直辖市积极探索符合地方特色的医防融合模式,陆续启动了由“全科医生开具成人疫苗处方/健康处方”的试点工作。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盛飞表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就近就医的重要环节,是践行医防融合的最佳场所,也是助力成人(尤其是中老年人)加强疾病防治,提升健康获得感的关键。通过宣教和推荐,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愿意通过接种带状疱疹、流感等疫苗来预防疾病。“我们也发现越来越多的适龄女性自我健康意识提升,主动前往医院,寻求HPV疫苗接种和宫颈癌相关的筛查服务。适龄女性要根据疫苗可及性、防癌效果和自身情况灵活选择并尽早接种HPV疫苗,越早接种、越早受益。”


慢性病防治一体化

实现早筛查、早评估、早干预


本届进博会上,雅培与默克宣布达成合作,双方将针对体检人群的甲状腺健康管理实现诊疗一体化,并开展多学科交流,构建甲状腺健康管理生态圈,助力推进中国甲状腺疾病防治工作。


据介绍,中国甲状腺疾病总体患病率为50.96%。甲状腺疾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其造成的危害是全身性的,并且贯穿全生命周期。而因其发病率高但知晓率、诊断率低,经常被人们忽略,或与其他疾病混淆,从而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影响身心健康。


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主任委员、国家卫健委健康促进与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郭清教授表示,共建甲状腺健康管理生态圈后,各方通过整合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向大众进行科普,有助于提升公众对甲状腺健康的认知水平。同时,也有利于增强大众的自我健康管理意识,养成定期体检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以“早筛查、早评估、早干预”为基础并形成闭环管理,即在对健康问题进行干预后,持续跟踪、评估效果、适当调整,更有利于健康管理体系的良性运转。


随着中国人口结构和疾病谱的变化,疾病预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GSK今年也进一步明确了“预防先行”的战略升级,将预防疾病和改变疾病进程作为“合力超越,共克疾病”使命的核心。本届进博会,GSK展示了“预防先行”的创新产品及管线布局。如首个长效HIV暴露前预防药物艾普特(卡替拉韦注射液),迎来它在中国获批后的首展。艾普特仅需每年注射最少6次即可实现HIV暴露前预防,大大减轻了HIV预防用药负担,并有望进一步推动中国HIV防治策略及预防手段的创新发展。该长效方案目前已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作为HIV综合预防措施的一部分。


此外,GSK疫苗重磅产品再度“返场”,包括三次荣获“盖伦奖”的重组带状疱疹疫苗欣安立适、首个进入中国并参与政府惠民项目的HPV疫苗希瑞适。


聚焦代谢性疾病高发

启动全民科普时不我待


近年来,我国居民代谢性疾病患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危害居民健康,已成为公共卫生所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11月6日,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诺和诺德在其展台启动“健康中国行动——代谢焕新元年”,旨在提高公众对以糖尿病为代表的代谢性疾病的认知以及防治意识,提升全民健康素质,提高全民健康生活质量。


诺和诺德透露,将携手各界,聚焦多重代谢紊乱,通过支持视频和图文类型科普宣传项目以及邀请权威专家开展代谢健康知识大众科普教育活动等方式,让大众持续了解代谢性疾病危害,增进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贡献力量。


数据显示,当前中国是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占全球四分之一以上,我国成年人现有约1.4亿糖尿病患者,但整体经降糖治疗的患者血糖达标率不足一半。其中,单纯依靠口服降糖药进行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达标率约为三分之一。更为严峻的是,糖尿病与多重代谢紊乱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影响关系。这些代谢异常相互交织、共同加剧。因此,以糖尿病为代表的代谢性疾病的社会公众科普势在必行。


而在免疫疾病方面,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和诺华中国公益支持的国内首部银屑病科普图书——《银屑病365问》也在此次进博会上发布。该书由全国109位医生联合共创,通过解答365个征集自银屑病患者最关心的问题,填补患者知识空白。作为“健康皮肤新三年行动(2024-2026)”首个里程碑项目,《银屑病365问》通过提供权威、专业、实用的科普知识,有望成为银屑病患者日常疾病管理必不可少的“百科全书”。

科普图书《银屑病365问》发布。受访者供图


银屑病是一种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诱发的,由免疫介导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系统性疾病。作为一种常见却又常常被误解的疾病,银屑病给众多患者带来了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困扰。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银屑病365问》联合主编崔勇教授表示,随着个人在健康管理决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及患者需求的日益多元化,患者对于疾病治疗和日常管理等健康知识的获取也愈发迫切,过往的科普内容已无法完全满足患者对疾病科普的新需求。作为‘健康皮肤新三年行动’的重要项目,《银屑病365问》将通过提供权威科普知识,为患者答疑解惑,助力疾病长期规范管理及医患沟通。


头图为“健康中国行动——代谢焕新元年”启动。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徐巍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流感季来袭,专家建议慢性病人群接...

把健康知识送到公众身边!首个带状...

700位皮肤科医生在线科普:为何...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