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仅次于上海虹桥、上海东站的上海第三大枢纽车站,又是沪苏湖高铁沿线规模最大的新建车站,上海松江站开通运营进入倒计时!12月16日,记者提前探营,一睹新站真容。据悉,该站未来将采取高普混合模式运营。
预计年均客流规模将达2000万人次以上
12月16日下午,记者来到了正在进入最后准备阶段的上海松江站。当天,以“花开云间 决战松江”为主题的站点开通运营冲刺誓师大会正在举行,标志着上海松江站开通运营进入倒计时。
候车层设有3个高架进站口。劳动报记者 包璐影 摄影
记者在候车大厅看到,目前,车站整体建设已经接近尾声,施工人员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设备调试。从已经完成的部分可以看到,滴水状的屋顶天窗与层叠错落的室内吊顶构建了明亮大气的候车环境,层层叠进的屋面造型,如浦江之水泛起的层层涟漪,彰显出上海海纳百川、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
候车室两侧设置了14个检票口。劳动报记者 包璐影 摄影
记者发现,松江站在候车层设有东、西、南3个高架进站口,这一“站城融合”的设计模式,使得通过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方式进站的旅客在广场层乘坐扶梯就能直达北面候车厅,大大缩短了旅客进站乘车距离。
候车室两侧设置了14个检票口,3000个座椅也将于近日陆续进场。据透露,该站开通运营后,预计年均客流规模将达到2000万人次以上。
位列上海第三大枢纽车站
位于大厅中央的12306服务台,可以为旅客提供信息咨询、遗失物品查找、重点旅客接送和车票改签、退票等服务。环绕在12306服务台四周,还分别设立了军人候车区、儿童娱乐区、自助充电区以及自助服务区。
候车厅配备自助充电区。劳动报记者 包璐影 摄影
候车室内有旅客卫生间6个,厕位合计152个,均装有新风系统和挂壁式除臭机,每个洗手台盆下均安装了电热水器,在寒冷的冬天可以为旅客提供热水,暖手更暖心。
候车厅设立了军人候车区。劳动报记者 包璐影 摄影
此外,“心尚”服务工作室内设有饮水处、哺乳室、诊疗室等,可提供担架、轮椅等辅助设备,让重点旅客出行无忧。记者还看到,车站在综合服务中心创新采用可升降式台面无障碍窗口设计,可以满足不同类型旅客的出行需求。
候车厅设置了问询台。劳动报记者 包璐影 摄影
据悉,上海松江站是仅次于上海虹桥、上海东站的上海第三大枢纽车站,位于松江城南G60科创走廊腹地。新站房共地上4层,分别为广场层、站台层、候车层、商业层,站房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站场总规模9台23线,其中沪苏湖高铁场3.5台9线,沪昆普速场3.5台10线,南侧既有沪杭客专场2台4线。
将采取高普混合模式运营
“枢纽屋面以多重圆环为设计语言,融汇成无缝衔接的整体屋面,以因地制宜的站城融合为设计理念,创造性的将新建站房、综合服务中心、既有站房融为一体,并集合了地铁、公交、出租车等多种交通方式,复合了城市文化、商业、展示等丰富的功能,形成了一座‘站城融合’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轨道交通建筑院院总建筑师薛慧明向记者介绍了松江站的设计理念。
松江站将采取高普混合模式运营。劳动报记者 包璐影 摄影
“沪苏湖高铁今年年底具备开通运营条件,上海松江站作为沿线规模最大新建车站,将采取高普混合模式运营。”据铁路上海站松江客运车间副主任王健介绍。
工人正在进行设备调试。劳动报记者 包璐影 摄影
据悉,前期,铁路部门已经招募了200余名新职人员,并对新职人员进行了专业培训和应急演练,同时从上海虹桥站、上海南站选拔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投入到新站筹建中。
头图为工人正在对候车厅进行保洁,站厅运营进入倒计时。劳动报记者 包璐影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