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冬天,在繁华都市上海,慈善的暖流持续流淌,润泽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温暖着无数市民的心。近期,一系列丰富多彩且意义深远的慈善活动,如同一颗颗璀璨星辰,照亮了弱势群体生活之路,让慈善之风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九旬老人新年首日捐万元助学
新年伊始,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便率先行动,于1月1日在爱心窗口精心举办了“开年行善‘益’起来”元旦慈善主题活动。这一活动犹如一声温暖的号角,吸引了众多市民纷纷响应。
当天,90岁高龄的周松柏老先生不辞辛劳,乘坐公交车从普陀的家中赶到位于徐汇区淮海中路上的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爱心窗口。他怀揣着对困难学子的深切关怀,捐出了10000元的善款,定向结对资助了一名来自西藏困难家庭的大学生,这笔善款将帮助其完成大学四年的学业。
这早已不是周老先生第一次为年轻学子慷慨解囊了。
“我是搞图书宣传工作的,工作的时候就是尽力为人民服务。离休以后,我还想要力所能及地为社会继续贡献一份力量。尤其看到弱势群体的困境,我心里常想要怎样防止贫困代际传递,那就需要通过助学来帮困啊!”周老先生说。
活动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像周松柏老先生这样的爱心人士还有很多。
爱心人士在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爱心窗口捐款。市慈善基金会供图
75岁的尹嘉闯老先生清早乘坐公交从青浦徐泾镇的家中赶来爱心窗口,向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捐赠善款1000元,奉献了一份爱心。
今年五年级的李宁远小朋友在父母陪同下来到爱心窗口,向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捐赠了善款100元,定向用于慈善助学。
记者在现场看到,整个爱心窗口暖流涌动,工作人员忙碌而有序地进行着登记和整理工作,确保每一份爱心都能精准传递。这些凡人善举如同点点繁星,照亮了学子们前行的道路,让那些孩子在困境中感受到温暖与支持,勇敢地迈向未来。
“孝亲敬老”温暖桑榆,传递城市温情
随着城市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年群体的生活状况备受关注。上海市慈善基金会自2023年起全面启动的“孝亲敬老”系列慈善公益项目,犹如一场及时雨,润泽着全市60岁以上,尤其是低保、高龄、失独、失能老人的心田,为他们送去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关怀与帮助。
该项目在全市范围内以“孝亲敬老”为核心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慈善行动。通过市、区、街镇三级联动机制,充分整合各方资源,举办了“一区一品”、“海上名家”慈善义拍、慈善市集义卖、网络众筹、定向募捐及慈善慢跑等一系列活动。
在两年时间里,项目累计筹集慈善基金逾1亿元,出资4千余万元,精心实施了12大类50余项为老服务慈善公益项目,帮扶人次超过20万。
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老人生活质量的切实改善,是他们脸上重新绽放的笑容。在长宁区,“四助”为老・晚霞更美项目为老人带来理发、扦脚、助浴、防摔倒等贴心志愿服务,老人们享受着专业的照料,容光焕发;首届“健康科普进社区・为老服务零距离”活动邀请了100余名医学专家团队深入7个区、近20个街镇、60个指定场所,为老年居民传播健康保健医疗常识,让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好地照顾自己,提升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在第三十一届“蓝天下的至爱”慈善活动期间,“孝亲敬老” 项目再次掀起热潮。百联集团有限公司、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积极响应,纷纷伸出援手,为2025年度“孝亲敬老・爱心年夜饭”项目捐赠款物110余万元。这些善款将化作美味佳肴,在春节期间为老人们送上温馨的节日祝福,让他们品尝到家的味道,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关爱。
“蓝天下的至爱”汇聚爱心,共筑慈善力量
作为上海慈善领域的一张闪亮名片,“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已走过数十载春秋,每年都如一场爱心盛宴,温暖着整座城市。它吸引着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成为凝聚爱心、传递温暖的强大纽带。
“万人上街”慈善募捐活动。市慈善基金会供图
每年“蓝天下的至爱”慈善活动期间,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及旗下各区代表处都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万人上街”慈善募捐活动。街头巷尾,处处可见爱心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他们向过往行人宣传慈善理念,募集善款。这些善款带着市民们的温暖与关怀,定向用于帮扶申城困难家庭,让他们在寒冬中也能感受到浓浓的温情,过上一个温暖、祥和的新年。
第三十一届“蓝天下的至爱”慈善活动于2024年12月1日正式开幕。在为期36天的活动周期内,全市共举办了各类慈善公益活动超360项,捐赠收入达2.04亿元,项目支出达1.39亿元。其中,通过互联网端筹集的善款达2250万余元。此外,有近45万人次访问“蓝天下的至爱”集成网页,参与线上爱心义卖、各类爱心打卡等活动。
未来,上海的慈善事业必将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继续蓬勃发展,为构建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贡献更大的力量,让每一个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都能感受到慈善的力量和温度,共享城市发展的成果。
头图为元旦当天爱心人士在市慈善基金会爱心窗口捐款。市慈善基金会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