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7日,全市中小学、幼儿园迎来蛇年春季新学期开学首日。当天,上海公安交警部门共出动4万余名民警、辅警、安保等投入首日护校工作。
校园安全从“头”开始,从全面推广共享头盔,到通过AI算法预判拥堵风险,再到上好“开学第一课”,上海公安交警部门与教委等相关职能部门一起,从严落实全市4000余个校区校园安全防范工作,护航中小学及幼儿园有序开学。
开学首日,校园安全从“头”开始
“小朋友,坐电动自行车不仅大人要戴头盔,你也要戴哦!”上午7点30分,在上海市尚外外国语小学门口,虹口交警支队四大队民警正在向学生和家长介绍共享头盔的使用方法。
虹口交警正在和学生讲述共享安全头盔的使用方式。劳动报记者 包璐影 摄
记者看到,这里特别设置了一个小巧的爱心屋,用来作为共享头盔的放置点。除了存放的10顶共享头盔外,还有一次性雨衣和打气筒,可供骑行非机动接送孩子的家长在遇到雨天或车胎漏气等情况时应急使用。
记者从市交警部门了解到,目前,为保障学生乘坐电动自行车的安全,公安交警部门会同教育部门,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学校门口推广“共享头盔”,为急需使用头盔的学生提供免费借用服务。目前已经覆盖全市2900余个校区校园,共计投放安全头盔2.2万余个,相关工作仍在进一步推进中。
“一校一方案”开辟临时送学停车点位
周一早高峰叠加开学首日,全市交通道路也一并迎来的车流早高峰。同时,校园周边附近送孩子上学的车辆也不断增加。为了能够有效缓解上班车流与送学车流之间的瞬间“增压”情况,全市各区交警部门“一校一方案”,因地制宜开辟起了临时停车点位。
在闵行区的新镇派出所辖区内分布着25所学校,其中,在新镇路沿线就有多所中小学、幼儿园“扎堆”。开学第一天,送学车流连绵不绝,与周边上班车流形成汇聚。
“新镇路为双向4车道,车辆随意停靠将占据一根车道,通行效率大打折扣。”新镇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副主任陆奔表示。目前,属地派出所已会同交警启动联动机制,除了加派警力在路口、校园门口疏导外,还会采取“单向循环”“波次放行”等方式动态限制校门口车流,并划定机动车“禁停区”,利用农南路西侧等周边开阔道路开辟临停区域,供送学家长“即停即走”。
使用AI算法预判拥堵风险,动态调整信号灯
在位于徐汇的上汇实验学校(罗香路校区),辖区交警部门则使用起了AI算法护航开学路。据悉,该小区共有学生近700名,涉及接送学生机动车辆200余辆。
早上7点30分,校门开启。针对上汇实验学校罗香路校区周边道路狭窄、车流集中的特点,早高峰期间,徐汇交警通过AI算法预判拥堵风险,动态调整信号灯配时,在罗香路沿线两侧设置了临时停车带,引导送学车辆即停即走,尽量避免与途经的非机动车产生对冲。
此外,校方还优化了校门口的安全设施,增设“一米线”安全通道和升降防撞隔离桩,保障学生步行安全。截至上午8时许,上汇实验学校罗香路校区学生全部顺利入校,周边道路未发生长时间拥堵或其他事故。
使用多种形式,上好开学安全第一课
上午7点40分,位于浦三路的进才实验小学西校门口一片繁忙景象。学校门口的大屏则播放着浦东交警特别为开学制作的“交通安全微课堂”视频,学校大厅里还布置了交通标志学习墙,孩子们饶有兴趣地翻看学习,在欢快的气氛中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浦东交警为学生带来交通安全互动游戏课。警方供图
“哎呀,我差一点就猜中了!”“我们配合默契,猜中的标志最多!”在学校三楼的多功能教室里一片欢声笑语,浦东交警支队的民警正为孩子们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交通安全互动游戏课。
据悉,通过“我演你猜”趣味游戏,让学生看懂交通标志;为提升课堂吸引力,交警还精心设计了互动道具,模拟行人乱穿马路视觉盲区体验、内轮差危险区体验、迷你轿车模型安全带体验,等等……学生们在角色扮演中学习日常出行如何防范潜在风险,掌握安全过马路、正确使用“一盔一带”等实用技能。在热烈的气氛中,“交通安全无小事”的理念悄然扎根。
头图为学校周边开辟临时停车位,设置学生下车点。劳动报记者 包璐影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