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钟变15分钟,黄浦区这所小学延长课间休息时间,同学们的快乐加倍了!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郭娜 发布时间:2025-02-18 18:16

摘要: 新学期,黄浦区董家渡路第二小学把原本每次10分钟的课间休息拉长至15分钟,孩子们的快乐加倍了!


下课铃一响,黄浦区董家渡路第二小学三年级二班的张妤墨同学立马跑出教室,到操场上和同学们玩起打地鼠游戏。“以前时间不够,现在15分钟可以玩好多游戏,特别开心!”


新学期,董家渡路第二小学将课间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劳动报记者在学校看到,教室空了,走廊里、阳光房里、操场上、活动室都是做游戏、运动的孩子们,校园的活力回来了。


让孩子们走出教室玩起来


“我们希望孩子们能走出教室,玩起来,动起来。”黄浦区董家渡路第二小学校长孙琼说,拉长课间休息时间,不仅是全面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和上海市教育大会精神,也是落实学生体质强健计划,让“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真正在小校园里落地。


课间的调整对很多学校来说都是新的挑战。如何用好这多出来的5分钟,考验学校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水平。


据了解,从上学期,学校就开始调研拉长课间时间,寒假里试行方案改了一版又一版。“课间时间拉长了,怎么玩,玩什么,对于我们这所地处黄浦老城厢学校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教导主任王卫民告诉记者,学校规模小、活动场地有限,为此,学校对现有资源进行规划盘整,把操场、智能运动室、屋顶阳光乒乓球场、图书馆在课间悉数向学生开放,任孩子们自由选择喜欢的课间休息方式。


课间,同学们打乒乓球。劳动报记者 贡俊祺 摄影


记者在学校看到,孩子们可以在操场玩跳跳球、“打地鼠”、跳绳、迷你踏板车、打篮球,也可以到图书馆的“豆豆故事坊”听歌听故事,或者是在走廊上和好朋友聊聊天,晒晒太阳,也可以到顶楼阳光房去打乒乓球。


“以前,课间十分钟,要喝水、上厕所,时间很紧张,最多是在走廊里走走,现在15分钟,可以和好朋友玩好多游戏。”三年级二班的张妤墨同学说,昨天开学第一天,课间和同学们玩得特别开心,回家和妈妈说起学校的新变化,妈妈也特别高兴。


“这样一来,搭配30分钟的课间大活动及每天一节体育课,全校学生每日在校体育活动时间将超过120分钟。后续我们还会推出积分制度,鼓励他们完成‘打卡赢积分’,用评价导向鼓励孩子们课间的时候从教室走出来,动起来。”孙校长说。


延长的5分钟哪里来?用时间管理做“加减法”


对于学校来说,一天的课表安排严丝合缝,课间休息时间延长,这多出来的5分钟从哪里来?


王卫民老师给记者展示了新学期的课表。“以前,学生8:10分到校,第一节课开始时间为8:35分,这25分钟时间留给同学们交作业,做上课准备。”王老师说,实际上这25分钟利用的不是很充分,在聊聊天中就过去了。这次时间调整中,将第一节课开始时间提前到8:20分,这就“挤出来”了15分钟,上午三个课间延长的时间就有了。


王老师说,在下午的安排中,第六节课与第七节课之间本来就是30分钟大课间活动,不需要调整,学校将课后服务时间推迟了5分钟,把这5分钟挪给了第五节与第六节的课间。


同学们在课间参与各类运动。劳动报记者 贡俊祺 摄影


这样一来,学校的教学安排没有影响,延迟5分钟课后服务时间对于学生、老师和家长来说影响也不大。但这样腾挪之后,课间休息多了5分钟,对孩子们的正向影响可就大了。课间多了5分钟,同学们喝完水上了课厕所后,还能剩下不少时间,就能从容的自由选择自己想玩的项目了。


课间时间延长,也考验着学校的管理能力。如何让孩子们玩得开心又放心?孙校长告诉记者,课间休息期间,老师们轮流“上岗”,包括总护导、楼面护导、班主任、体育活动课老师等,各司其职,做好活动巡视、安全管理、器材使用指导等工作,并形成相应的监督与反馈机制。


“尽管每天护导的时间长了,但对于我们做老师的来说,孩子们的健康和快乐是最重要的。”孙校长说。


全国多地学校开始推行课间15分钟


记者了解到,从2024年开始,全国不少学校都在开始推行课间15分钟。比如,北京市教委明确,从2024秋季学期起,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原则上落实15分钟课间时长,引导学生利用课间走出教室;天津市教委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确保小学生15分钟课间活动时间、中学生10分钟课间活动时间;辽宁推行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落实15分钟课间时长。


此外,福建泉州、吉林长春、甘肃酒泉、江苏无锡新吴区、山东青岛李沧区等地区的义务教育学校,也陆续推动落实15分钟课间时长。


孙琼校长说,黄浦区是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作为黄浦区的一所小而美的学校,在现有条件上先行先试,希望能够在轻松愉快的课间休息氛围中培育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为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头图为黄浦区董家渡路第二小学的同学们在课间玩游戏。劳动报记者 贡俊祺 摄影


摄 影:贡俊祺
摄 像:贡俊祺
视觉编辑: 贡俊祺
责任编辑:李蓓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勇当全国教育改革探路者,上海加快...

基础课程教材“太老套”?如何面向...

AI助力乡村小学华丽转身,“未来...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