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陪诊师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上海启动2025年陪诊师培训工作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郭娜 发布时间:2025-03-24 18:10

摘要: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规范陪诊师的培训、考核和跟踪管理,提升其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上海市迈出了重要一步。

陪诊师火了,如何确保其服务更专业?3月24日,2025年上海市陪诊师培训启动会在上海开放大学举行。主会场、分会场共计1100余名学员共同参加此次为期6天的培训活动。这标志着上海在养老服务职业化、专业化发展道路上再上新台阶。


林颖是上海静安区安耆为老社工事务所的项目主管,她参加了此次陪诊师培训。“我们日常以居家照护为主,但考虑到有一些老人的实际需求,让更多社工参加‘陪诊师’的培训,可以切实帮我们拓宽工作范围,也能更好地服务老年人。”林颖说。


此次培训由上海市民政局和上海开放大学共同举办,上海市养老服务和老龄产业协会协办,旨在落实《上海市老年人助医陪诊服务试点方案》的要求。培训采用“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模式,市民政局会同市卫健委、上海开放大学、市养老协会等单位,联合开发陪诊师培训大纲,系统构建了涵盖陪诊基础知识、陪诊服务流程与规范、医疗基础知识与急救技能、沟通与心理支持、实训教学、法律责任与纠纷化解等六大模块的课程体系。


据了解,为加强陪诊师队伍管理,培训学员将纳入上海开放大学养老服务人才管理平台统一管理,培训成果还将与上海市养老服务平台、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账户对接,实现数据的互通共享。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提升陪诊师的专业能力,还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学员还将不定期地参与到后续培训,重点聚焦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提升。“针对陪诊师在日常服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心理问题,学校将通过心理评估、心理支持及疏导等措施,确保陪诊师始终能以良好的心理状态为老年人提供专业、温暖、高质量的陪诊服务。”上海开放大学副校长王松华说。


据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沈敏介绍,今年1月,市民政局联合市卫健委印发《上海市老年人助医陪诊服务试点方案》,就是要通过规范化、专业化、人性化的陪诊服务,解决老年人就医过程中的“急难愁盼”问题,让老年人“看病有依靠、就医更舒心”。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陪诊师队伍是试点成败的关键,沈敏表示,目前试点工作已进入攻坚期,各区民政局要切实扛起属地责任,通过组织保障、模式创新、规范服务,提炼典型案例,不断总结经验,为全市推广提供可复制的“样板”。


随着陪诊师培训计划的全面启动,上海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未来,这支专业化、规范化的陪诊师队伍将为更多老年人提供贴心、专业的陪诊服务,助力构建更加和谐、温暖的社会。


头图为培训现场。主办方供图




责任编辑:李蓓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全国首个校园气象公园亮相!为气象...

本周末到下周前期,气温一路上扬!...

这波“倒春寒”将结束!下半周气温...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