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受理8984件涉民营企业知识产权案件,浦东法院发布白皮书及典型案例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郭娜 发布时间:2025-04-17 16:37

摘要: 司法如何回应民营企业发展中的知产保护“痛点”?这场发布会有干货。

辛苦打拼出来的品牌,如何防止“李鬼”搭便车?前沿核心技术怎样在合作研发中厘清归属?新业态、新技术不断涌现,新竞争行为的边界在哪里?在世界知识产权日即将到来之际,4月16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发布知识产权司法服务保障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白皮书及典型案例。


据白皮书披露,2023年至2024年,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共受理涉民营企业知识产权案件8984件,占同期知识产权案件收案总数的96.2%,其中民事案件8961件、刑事案件21件、行政案件2件。


从案由分布看,民事案件中著作权纠纷占比最高,达84.4%,商标权纠纷、知识产权合同纠纷次之。刑事案件中假冒注册商标罪等商标类犯罪案件占比最高,达85.7%,侵犯著作权罪、侵犯商业秘密罪次之。


结案方式上看,调解、撤诉案件7914件,调撤率达85.5%,反映出民营企业决策灵活、效率优先、行业合作需求较强的鲜明特征。同时,受理涉民营企业知识产权案件总标的额达27亿余元,民营企业知识产权的商业利益和竞争力不断凸显。


白皮书还显示,民营企业是知识产权诉讼中最活跃的主体,原、被告均为民营企业的案件5376件,占比60%,并且行业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及文化艺术领域。


白皮书分析,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文创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水平有待提升、民营企业品牌保护法律意识亟待增强、新业态新模式层出竞争形态日益复杂、前沿领域技术合作较多容易产生争议、商业秘密保护备受关注面临多重挑战5个问题。


会上发布的16起典型案例,紧贴民营企业发展实际,聚焦人工智能、网络游戏、虚拟空间等前沿领域,对隐性反向假冒商标侵权、搜索聚合场景下的侵权责任、发送侵权警告函的正当性判断、游戏未公开角色设计是否构成商业秘密等问题作出司法认定,以裁判树规则、促治理、助发展。


据了解,近年来,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不断健全完善司法护企工作机制,发布《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司法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十项举措》,制定实施《浦东新区人民法院深入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着力提升民营企业司法服务保障效能。此外,法院还通过营造诚信健康市场环境、打击恶意诉讼虚假诉讼、用好临时措施证据规则、加强法律政策宣传引导等举措,强化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实效,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头图为白皮书。浦东法院供图

责任编辑:徐巍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消费者19万买的数字藏品不能查看...

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普陀法院发布《...

上海各法院诉讼服务中心3月25日...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