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体验| 身穿5斤“盔甲”在滩涂上“蒸桑拿”,这群“水域美容师”为黄浦江“梳妆打扮”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包璐影 发布时间:2025-07-06 13:03

摘要: 些水清岸绿美景的背后,是一群“水域美容师”在默默坚守。


黄浦江两岸45公里滨江岸线,已经成为全球游客来到上海的必到打卡地。两岸伫立着外滩、陆家嘴、东方明珠、城市会客厅等众多知名地标,随手一拍都是大片。但你知道吗,这些水清岸绿美景的背后,是一群“水域美容师”在默默坚守,在他们双手的“梳妆打扮”之下,黄浦江水域始终呈现出最干净、漂亮的一面。


今年的高温体验栏目,记者就跟随这群“水域美容师”一起出船,在高温烈日之下感受这份工作的艰辛与不易。


高温酷暑最热时甲板温度直逼60℃


7月的上海骄阳似火,上午时分,高温黄色预警就已早早发布。悬挂在申城高空的烈日裹挟着滚滚热浪,炙烤着蜿蜒的黄浦江面。


8点刚过,记者登上了“世纪之明37号”,这艘隶属于上海城投环境水域保洁分公司的保洁船,每天都会穿梭在黄浦江上,从苗江路码头行驶到秦皇岛码头,在往返30公里的3小时作业时间内,承担起江面垃圾打捞以及滩涂垃圾捡拾作业的重任。


90后的曹鸣是水域保洁分公司黄浦江项目部的负责人,已经深耕于水域保洁工作整整16年了。“平时也会有一些保洁船进行机械清捞,但这只是一种辅助力量。”曹鸣告诉记者,“因为黄浦江沿岸还存在许多死角,所以必须要依靠人工保洁才能全面清理。”


保洁人员正在甲板上打捞黄浦江水域漂浮垃圾。劳动报记者 贡俊祺 摄影


站在船头,尽管有风吹来,但却是热的。天气预报预测当天气温或达36℃,而保洁船的甲板上却远不止。“你看,我们都穿着厚底的工作鞋,就是为了防止高温天时的热浪来袭。”曹鸣道出了这双不起眼工作鞋的重要之处。


原来,保洁船的船身都是用铁板制作而成的,在烈日的暴晒之下,虽然船舱内也安装了空调,但依然架不住铁板变“烫板”。据悉,最热的时候甲板温度能直逼60℃。可这些丝毫不影响保洁员们的打捞工作。


毗邻城市会客厅的虹口港,水域保洁的难度超过普通水域。劳动报记者 贡俊祺 摄影


很快,船只就开到了虹口港,这里毗邻城市会客厅,是不少游客的打卡点,水域保洁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你看,因为这里是一处城市水闸,闸门开关之时,受水位高低落差影响,势必会有一些垃圾积压在此。而这恰恰就是机械作业无法深入的区域,必须依靠人工打捞。”曹鸣边说边和同事们走向船头。


记者也尝试打捞了几次,但捞网又长又重,根本不听话。可到了曹鸣和同事的手中,笨重的加长版捞网却似乎变得轻巧起来,一撇、一捞,然后甩上甲板的垃圾收容舱。“这就像捞馄饨一样,要慢慢撇上来,用的就是巧劲。”曹鸣道出了其中的门道。


成千上百次弯腰只为让黄浦江变得更干净


在完成了江面上打捞作业后,船舶继续向前行驶,很快就停靠在了滨江大道的滩涂区域。这里正是水域保洁中难度较大的一项工作,保洁员们需要下船前往滩涂进行人工垃圾的捡拾作业。


“我们整个黄浦江滩涂作业全长2.2公里,遇上大潮时,滩涂就会大面积露出,体量相当于五六个足球场大小,手工捡拾的作业强度可想而知。”曹鸣告诉记者。


换上5斤重的橡胶服后,大家依次下到滩涂上开展作业。劳动报记者 包璐影 摄影


换上橡胶服后,记者便跟随保洁员们一起“登陆”。只见曹鸣和同事们时而钻入观光桥的桥底,时而扒开滩涂上的草丛,一切都是为了将藏匿在角角落落的江面垃圾清理干净。这些垃圾掺和着泥土和江水,捞起来后,用江水稍为漂洗几下,马上就装入随身携带的蛇皮袋内。


“这些动作,我们每天都要重复千百次。”曹鸣直言。虽然累,但在他看来,每一次弯腰都很值得,“黄浦江会因为我们一次次地弯腰而变得更干净、更漂亮,大家也能拍出更满意的风景照片。”


到了滩涂上,为了追赶潮汐作业,大家都化身成了“低头族”,眼中只剩垃圾和淤泥。“退潮后留给我们的‘空窗作业期’一般只有45分钟到1小时。”曹鸣告诉记者,一旦涨潮,冲走的不仅仅是垃圾,还有可能是人。


身穿5斤“盔甲”在滩涂上“蒸桑拿”


水域保洁工作除了辛苦之外,其实还是有一定危险的。原来,他们不仅要和涨落潮的时间赛跑,还要克服淤泥滩涂上的“寸步难行”。


记者亲身体验之后深深感受到了这句话的含义。原来,滩涂如同“沼泽地”,即使是娴熟的老员工,也免不了会在泥地里跌跤。所以,滩涂作业必须集体行动,相互帮助。


烈日之下,记者跟随曹鸣体验在黄浦江滩涂上捡拾垃圾。劳动报记者 贡俊祺 摄影


烈日当头,火辣辣的太阳径直晒向头顶,厚厚的橡胶皮衣足足重大5斤,整个人闷在里面就像在蒸桑拿。湿透的衣服上,早已分不清究竟是汗水还是江水。


但这却丝毫不影响曹鸣和同事们捡拾垃圾的速度。他们裹着齐胸的橡胶衣裤,深一脚浅一脚地往更远的地方走去,泥滩上留下了一行深深浅浅的足迹。有时垃圾嵌入淤泥太深了,光靠弯腰生拉硬扯根本起不了作用,大家索性双膝跪下,趴在泥堆上拨弄。


不过,曹鸣坦言,这些年来,自己也和同事们见证着浦江两岸生态水域的不断升级,感受着水绿岸清给这座城市带来的别样风貌,“如今,大家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黄浦江水域的垃圾也有了明显的减少,尤其是塑料袋、蔬果瓜皮几乎很少现身。”


他们是风景大片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如今,从清晨7点到傍晚19点,黄浦江水域每天有9条和“世纪之明37号”相同性能的保洁船,他们像不知疲倦的“水上卫士”一般,在江面上织起一张守护网。


“我们的船只在12小时不间断保洁作业,每艘船日均垃圾清理量约为1吨。”上海水域保洁分公司生产业务负责人吴开奇告诉记者,“除此之外,水域保洁的范围还扩大到了苏州河,每天作业在‘一江一河’的一线保洁人员数量达到了65人。”


黄浦江水域每天有9条保洁船12小时不间断作业。劳动报记者 贡俊祺 摄影


在吴开奇看来,这65个人就像65颗螺丝钉,牢牢“钉”在了水面上。他们中,有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手把手传授 “泥潭行走秘籍”;也有充满活力的年轻人,用创新思维改进作业方法。他们是黄浦江的守护者,更是城市文明的 “隐形功臣”。


这么多年,只要天气不是特别恶劣,无论刮风下雨,保洁工每天都会出现在黄浦江水域。虽然水域“美容师”们作业的地点离陆家嘴、外滩、东方明珠等这些美景仅咫尺之遥,但只顾埋头抢时间的他们很少会直起腰抬头看看周边的风景。


或许,在宽阔的黄浦江上,水域保洁员们小小的身影并不起眼,但在每一位游客随手拍出的风景大片中,他们早就和些景色融为一体,定格为了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实习生陆思琦对本文亦有贡献)


头图为水域保洁人员正在黄浦江滩涂上捡拾垃圾。劳动报记者 贡俊祺 摄影




摄 影:贡俊祺
责任编辑:徐巍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这艘特别轮渡亮相黄浦江,用消防安...

上海黄浦江发生江水倒灌?市防汛办...

加高加固堤防50公里,黄浦江中上...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