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多学科合力,打造患者生命“骨”梁!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启动骨转移诊疗“MDT时代”

来源:劳动观察 发布时间:2025-08-14 18:41

摘要: 建立 "影像预警-骨科维稳-肿瘤控源" 三位一体诊疗流程,实现诊疗环节的紧密衔接与全程覆盖。

骨转移,作为恶性肿瘤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威胁晚期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隐形杀手”。它不仅会引发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更可能导致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甚至瘫痪,显著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加速病情进展。据临床统计,晚期肿瘤患者中骨转移的发生率高达80%,在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等常见恶性肿瘤中尤为高发。面对这一严峻现状,如何打破单一学科诊疗的局限,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有效、全面的诊疗方案,多学科协作(MDT)模式成为破局的关键。


为突破骨转移瘤诊疗瓶颈,推动肿瘤诊疗规范化、精准化发展,近日,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骨转移瘤多学科诊疗(MDT)启动研讨会”召开。会议汇聚骨科、放疗科、肝胆外科、普外科、中西医结合科、影像科、病理科、泌尿外科、药学部、门诊办公室等十余个科室权威专家,标志着该院骨转移瘤诊疗正式迈入多学科协作新时代。


据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周全介绍,骨转移瘤MDT(多学科诊疗)启动,是响应国家癌症防治行动、推进肿瘤规范化诊疗的重要实践。骨转移瘤MDT是该院首个不限定原发灶部位、重点关注骨骼健康问题的多学科诊疗中心。


肝外三科周伟平教授指出,从单科作战到多学科联合作战,是肿瘤治疗的必然趋势,恶性肿瘤的复杂性决定了其诊疗不能局限于单一学科视角,尤其是在肿瘤进展的中晚期阶段,转移病灶的管理、治疗相关副反应的处理等问题,更需要多学科专家的协同参与。我们不应只聚焦于肿瘤原发灶的控制,对于肿瘤转移(如肺转移、肝转移等)、治疗副反应(如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等临床难题,都应建立相应的MDT 机制,通过多学科智慧的融合实现精准应对。


骨科王志伟教授介绍,骨转移瘤患者常伴随疼痛、病理性骨折、高钙血症、脊髓压迫等一系列临床问题,这些症状不仅显著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加速病情进展、缩短生存期。他认为,应聚焦控制疼痛、预防骨相关事件(如病理性骨折)、维持肢体功能、延长患者生存周期。“应根据患者的疾病阶段、身体状况及治疗反应,持续优化方案,实现从诊断到康复的全程化管理。”


在骨转移瘤MDT模式落地的关键环节,门诊流程的顺畅与否直接影响患者就医体验与多学科协作效率。目前,MDT门诊流程中存在患者预约渠道分散、跨科室资料收集耗时、诊疗记录难以实时共享、随访管理缺乏闭环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增加了患者的就医奔波成本,也可能导致多学科会诊信息不对称,影响诊疗决策效率。针对这些挑战,会上提出 “以患者为中心、以数据为支撑” 的优化思路,强调通过流程重构与技术赋能,实现MDT门诊全链条的高效衔接。


据悉,下一步该院将建立 "影像预警-骨科维稳-肿瘤控源" 三位一体诊疗流程,实现诊疗环节的紧密衔接与全程覆盖。骨科开展稳定性干预保障患者骨骼结构稳定;放疗科、麻醉科48小时内介入,为患者缓解疼痛;肿瘤科则将系统治疗前置,更早对肿瘤进行控制;康复科负责患者的功能复健,助力患者恢复生活能力。


头图为骨转移瘤多学科诊疗(MDT)启动研讨会举行。院方供图

通讯员:丁鸿
责任编辑:徐巍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跨越千里,20多位专家爱心接力,...

海医大三院发布创新突破技术:全球...

30多万患者受益!东方肝胆外科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