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是肝癌大国,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约占全球一半,及早识别高危人群并对肝癌做出早期诊断是提高患者总体生存率的关键。由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沈锋教授团队研发创建的肝癌诊断模型,目前已在国内数十家三甲医院推广使用,超30万患者因此受益。
沈锋教授团队所研发创建的肝癌诊断模型(ASAP模型),用于个体化评估慢性乙肝患者罹患肝癌的风险。该模型是基于国内十余家三甲医院的近3000例病例数据构建。
沈锋介绍,年龄(Age)和性别(Sex)是肝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临床血液指标中的甲胎蛋白(AFP)和异常凝血酶原(PIVKA-II)反映肝癌的生物学特性。沈锋教授团队利用大数据筛选甄别出以上四个指标,并据此构建模型,以实现精准评估病人罹患肝癌的概率。
该研究成果于2019年刊发于检验学顶级刊物Clinical Chemistry杂志,目前已经在国内数十家三甲医院中免费推广使用,超30万患者因此受益。同时,沈锋教授团队还将该模型拓展用于慢性丙肝相关性肝癌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性肝癌的诊断中,也显示出令人满意的诊断效能。
沈锋说,参与建模的11家中心纳入2925例研究对象,所有肝癌患者均经手术或病理活检确诊。ASAP模型作为首个专门针对国人的预测模型,显示了极高的预测效能,具有极大应用价值,此后ASAP在线小程序也上线,为临床应用提供了极大便利。
目前,ASAP模型已在全国范围内被广泛应用,成为肝癌高危人群进行体检筛查和血清学诊断的常规检测项目之一。凭借基于ASAP模型设计的智能信息解决方案,ASAP进一步走向更大的舞台,获得“Univants卓越医疗奖”,不仅可预测早期肝癌的发生风险,而且可优化肝癌的诊疗路径,临床诊治效能因此得到极大提高,是一种有效且有前景的癌症预防策略和多学科协作工具。
头图来源:图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