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术后尽早进行抗骨质疏松干预治疗!专家建议五招“强骨健身”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李蓓 发布时间:2025-10-20 17:39

摘要: 世界骨质疏松日中国主题发布:健康体重 强骨健身

10月20日为世界骨质疏松日,为倡议我国社会各界人群保持骨骼健康、促进全身健康的理念,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结合我国骨质疏松症防控现状,共同发布今年世界骨质疏松日中国主题:“健康体重,强骨健身”。


该主题不仅是我国“三减三健” (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和健康骨骼)预防慢性病,并提升全民健康水平的重要专项行动之一,也是健康中国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全民科学管理体重、强骨健身的健康素养,助力真正实现健康骨骼,为全身健康保驾护航。


据上海市浦江人才、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骨质疏松与肌少症科主任盛辉教授介绍,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静悄悄的流行病”,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显著升高。骨质疏松症具有患病率高,致残率致死率高和低认知率、低诊断率、低治疗率三大特点。最新发布的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居民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9.2%,其中50岁以上女性占比32.1%;65岁以上占比32%,其中女性为51.6%;我国骨质疏松症患病人数约9000万,其中女性约7000万,需要管理的低骨量人群更为庞大,女性尤为严重。骨质疏松髋部骨折1年内死亡率达20%,存活下来的50%会致残;一项大型流调显示:上海地区骨质疏松症的知晓率仅为7.4%,诊断率仅为6.4%,治疗率只有30%。另外已发生脆性骨折的患者中,仅有约30%被确诊为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性骨折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威胁患者生命,并引发沉重社会经济负担。因此,提升社会大众对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意识,意义重大。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骨质疏松症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共同列为影响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三大"杀手"。其中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的“隐形杀手”。


据大型研究显示,骨质疏松患者一旦发生脆性骨折,如果没有抗骨质疏松治疗,再次发生脆性骨折的风险极大升高,如发生骨折后,没有干预,术后1年内再次骨折风险增加2.7倍。其中女性再次骨折风险明显高于男性。这种骨折后再次骨折风险增加的情况,在术后2年内特别明显,而2年内再次骨折风险明显增加的现象被称为“迫在眉睫”的骨折。这种想象会持续至少10年甚至更长。所以,发生脆性骨折的朋友,一定要在术后及早进行抗骨质疏松的干预和治疗。


另据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的系列研究显示,骨骼是人体运动系统的核心支撑结构,其健康状态与机体生命质量和多种机能息息相关,骨骼健康是维系全身健康的重要基石,骨质疏松症对身心造成不利影响;科学管理体重与骨骼健康密不可分。无论是体型过瘦还是过胖,都会对骨骼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如何做好“健康体重 强骨健身”,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建议公众,一是保持适宜体重:定期监测体重、体脂率、肌肉围度等指标,根据身体变化调整饮食和运动计划,保持适宜体重;二是均衡营养;三是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可选择“有氧+力量+平衡”相结合的多种运动模式,增加肌肉力量,改善平衡能力,减少跌倒风险;四是改变不健康生活习惯:戒烟、限酒,避免过量饮用咖啡、浓茶、含糖碳酸饮料等;五是高危人群早筛查早防治:对于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应尽早进行骨密度检测。对于确诊为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接受有效的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以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促进全身健康。


据悉,为解决骨质疏松骨折,以及再次骨折的发生的防治,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已启动多学科合作模式,成立了骨质疏松与肌少症科,并将筹建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骨质疏松症诊治中心,联合骨科,疼痛科、康复科,中医科以及营养科等,开设骨质疏松骨折术后管理联合门诊,骨质疏松疼痛联合门诊,肌少性骨质疏松症联合门诊,对骨质疏松患者进行多角度全程的呵护骨健康,尽量减少骨质疏松骨折和再骨折的发生,让长者健康老龄化。


头图来源:受访者


通讯员:孙国根
责任编辑:王迪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市民就诊计划遭遇加长版“黄金周”...

嘉家有本经|骨质疏松这些误区你是...

洗脸不能解决出油问题!皮肤科专家...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