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就听说上海星蕾舞蹈进修学校的校长朱依群,原是上海芭蕾舞团的主要演员,退休以后与同是芭蕾演员的丈夫张源源一起创办了舞校。
为了感受一下学校的氛围,那天,我到了星蕾舞校。只见远远走来一位女士,身体有点微微发胖,但还是可以一眼看出学过芭蕾的风姿——腰背挺直,走路外八字,这不就是朱依群吗?
我跟她一起走进校门,看见墙上有块牌子,上有照片、文字,仔细一看,全是我熟悉的人。第一个是董事长张源源,第二个是校长朱依群,第三个是艺术顾问凌桂明。我开玩笑地说:“你很厉害,把老公、老同学都聚集起来了。”
我们从朱依群扮演芭蕾舞剧《白毛女》中的喜儿说起。那是1972年中国上海舞剧团(1979年正式改为上海芭蕾舞团)去日本、朝鲜访问演出,原本跳喜儿的只有茅惠芳和吕璋瑛两组,人不够,就把朱依群顶上去了。原来朱依群是和其他人一起跳第一场里的窗花舞的,她饰演喜儿后,就由王庆龙顶替她。当茅惠芳、吕璋瑛因病因事无法出演喜儿时,朱依群就上,舞台上、广场上、基层单位,她都演出过。
朱依群深情地回忆起与扮演杨白劳的老演员董锡麟配戏时的情景。她说:“那时,我是新人,舞台经验不足,他不厌其烦地陪我一遍一遍地排练,反复练习,直到我能够不出一点差错。演到‘哭爹’那场戏时,他教我如何培养感情。那时,我真的是眼泪水嗒嗒滴。”
1959年冬天,刚上初一的朱依群被来自舞蹈学校的老师一眼看中,觉得这个女孩子很符合舞蹈演员的外形要求:巴掌脸、天鹅颈、美人肩、腿长、手长。可是,外婆和母亲坚决反对,说演员在舞台上不穿裤子,难看死了。父亲听了哈哈大笑,说:“你们不懂,这是艺术,有谁看到芭蕾演员裹得严严实实上台跳舞的?”
虽然进了舞蹈学校,但是功夫的长进,还得自己努力奋斗。芭蕾演员最基本的法则是:开、绷、直、立。在舞蹈中的体现则是全面的,包括头、手、腰、背、膝、大腿、小腿、脚腕、手形等等。起先朱依群的胯打不开,腰腿软度不够,就拼命地练,终于成为班里的佼佼者。上二年级时,胡蓉蓉老师要排《天鹅湖》中的片段《四小天鹅》,朱依群被选中。演出时,她脚尖鞋的后跟掉下来,里面的皮肤已被磨破,疼得不得了,但她忍痛完成了演出。但没想到,一到台下,没有受到表扬,反而被老师一顿训斥:“你在台上怎么跳的,脚松松的,观众又不知道你脚受伤了……”朱依群只觉得委屈,大哭起来,老师也不理她。伤心委屈之后,朱依群懂得了一个道理:演员在舞台上,必须抛弃一切,给观众艺术享受。
随着时间的流逝,年岁也一天天增长,下面的新演员一茬一茬地上来,老演员该如何保持青春?该如何把握自己的舞蹈生命呢?演员中,有出国的,有下海的,有的办了舞蹈学校。2000年,朱依群离开由其他同学办的舞蹈学校,与丈夫创办了长宁区星蕾舞蹈进修学校。多少年来学校的毕业生几乎都成了文艺骨干,有的连年得奖。
朱依群孙女张歆悦
朱依群夫妇一直为一件喜事笑得合不拢嘴,那就是他们的孙女张歆悦荣获2022年上海市黄浦区中小学单项艺术舞蹈比赛第一名,2023年GDC国际芭蕾舞比赛中荣获金奖。要知道,张歆悦是上海向明中学的学生,今年才16岁,从小即在星蕾舞校学舞。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爷爷奶奶也花了不少心血,这让他们多高兴啊!
文化艺术在漫长的发展中,就是一代代传承者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不断创造,不断丰满起来的,芭蕾又何尝不是这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