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走笔|张楠:在帕米尔高原过年

来源:劳动报 作者:张楠 发布时间:2025-02-09 13:45

摘要: 头图为民警为红其拉甫前哨班营门张贴春联

今年春节,是我在帕米尔高原度过的第二个春节,我是幸运且激动的,有幸领略祖国不一样的冬日,有幸在一个光荣的集体里奋斗;我也是忐忑不安的,缺氧、极寒,深切感受“待在高原,哪怕是躺平睡觉也是一种奉献”的寂寞,不知道能不能在这漫漫的冬夜,和战友们一样坚定地守着这份初心。


1月22日,小年到,春节近。一大早,前哨班的移民管理警察们就开始忙着包饺子、备年货、贴春联、挂福字。大家亲手扮“靓”营区,用满满的“仪式感”,寄托新春祝福和美好心愿。民警田高帅家在河南,今年是他工作的第16个年头,也是他在高原上度过的第13个春节。挂灯笼时,我问他想家吗?他说:“当然想家,想老婆孩子,想父母。可陪战友的时间比陪家人的时间都多,也都习惯了。我在岗位上过年,我的战友就能回家团圆,总要有人守在这吧!”没有豪言壮语,但字字铿锵有力。


1月27日,在外务工、返乡回国的人们纷纷踏上归途。换上整洁的制服,整理好仪容仪表,一进入红其拉甫口岸联检大厅,执勤一队民警荣亚楠便开始忙碌起来,这是她工作后度过的第6个春节。今年,她和远在山西省的爱人、孩子又一次两地过年。“请您提前准备好相关证件,有序接受检查。”“注意安全,祝您新年快乐!”在验证台前,荣亚楠认真细致地为出入境旅客办理手续。联检大厅内,通关的旅客脚步匆匆,旅客的问询声和荣亚楠的回应声回荡在大厅里。


越是艰苦,越是想家。大年三十晚上,前哨班的民警们在完成最后一个入境车辆的检查后回到了营房。当天,轮到朱康州当“大厨”,在家从来不进厨房的他准备起年夜饭也是“有模有样”。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火锅,看春晚,话家常。徐铭浩来自广东茂名,说起对父母的想念,他满是愧疚,自己还没结婚,也没对象,在这么远的地方工作,不能照顾父母,还要让他们操心……说着说着,忍不住抹了抹泪。大家不约而同地举起饮料,一同隔空祝他远在4000多公里外的父母新年快乐。


大年初一,红其拉甫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的移民管理警察们在国门举行了升国旗仪式,民警们顶着-30℃的寒风,面对国旗庄严宣誓,面向祖国表达祝福。当天,到国门旅游的游客络绎不绝,执勤队教导员杨峰带着监护民警给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游客送去新春祝福。点心、糖果、中国结,游客们拿到这些小礼物的时候很惊喜,也很感动。


大年初三这天,王峰和战友们来到“人民卫士”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巴依卡·凯力迪别克老人家中,贴对联、挂福字,大家为老人送上新春祝福。老人握着民警们的手动情地说:“你们都是党的好儿子,我们要一起守好边,护好防,绝不把领土守小了!”新年里,一堂生动的思政课在大叔的家里开讲。


大年初六,立春。当大家还沉浸在春节的喜庆氛围中时,红其拉甫口岸在蛇年春节闭关6天后迎来首个开关日。上午11点20分,口岸联检大厅迎来了首批出境旅客,一辆辆满载日用百货的出入境车辆排着队,有条不紊地办理通关手续。


当地谚语说:“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氧气吃不饱。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就是对高原苦寒环境最真实的写照。今年,是民警刘文星的“本命年”,艰苦的自然环境给他的脸上留下了与年纪不相符的沧桑,他总笑着说:“帕米尔高原的风雪把我吹得黝黑,这是岁月的痕迹,是坚守高原的勋章。”


听着窗外呼呼的风声,脑海中浮现出战友们在-30℃的天气下执勤、巡逻的画面,那干裂的嘴唇,晒脱皮的脸颊,高原红的颧骨,皴裂发红的双手,让人湿了眼眶。这一刻,我似乎坚定了心中的答案,学着战友们的样子,我能坚定地过好第三、第四、第五和随后的每一个高原的年。


移民管理警察大年初一在海拔5100米的红其拉甫国门巡逻



责任编辑:卓滢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时节如流|朱少伟:蛇年话家蛇

岁时散记|王萌萌:一只春卷里的人...

莳花图册|郁金:蝴蝶兰:一个翩跹...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