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4年出生的张云立先生是上海电影厂的演员,曾在多部影视剧中饰演叶剑英元帅,他的父亲张翼是著名武打演员。
张云立在电视剧《广州市长叶剑英》中饰演叶剑英元帅
因多次采访,我与张云立先生及夫人马宗瑛结为忘年交,对其人生故事多有了解。日本侵略者占领上海期间,他的家庭未能幸免于难,回忆往事,屈辱的记忆历历在目。
幼儿时期的张云立虽然不懂大人的心境,却有一个场景终身印刻在脑海中。日军侵占了上海,战事暂时平息,父亲携带祖母、母亲和他一家四人在租界避难后,回到位于江西北路东泰华里的家中。
一天,祖母带着他在弄堂里散步,看到弄堂口聚集了不少人,他钻进大人们缝隙中,看到的一幕让他惊呆了:骑着战马的日本兵、插着日本军旗的摩托车和铁甲车,正耀武扬威地从外滩方向行进而来。大人们面对气势汹汹的日本兵既害怕又愤慨,交头接耳地议论着:“东洋赤佬打进上海了,上海人日脚难过了。”他问祖母:“东洋赤佬是什么?”祖母紧紧地搂住他,让他别出声。
见到“东洋赤佬”后没几天,江西北路被一道铁丝网栅栏拦腰截断。日军扶植当地一个地痞出任保甲长。此人手持警棍神气活现地守在栅栏处,驱赶靠近的中国人。有人想爬过栅栏进入西泰华里,被保甲长抡起警棍恶狠狠地抽打。弄堂里居民敢怒不敢言,背地里都骂他汉奸走狗。
张云立一家再也不能从东泰华里直行到西泰华里,必须绕行一大圈才行。这个圈子要兜过文监师路(今塘沽路)武昌路大隆酱园处的日军哨卡——中国人经过此处必须向日本兵鞠躬。小云立多次看到日本兵对过哨卡时稍不顺眼的中国人拳打脚踢,有人甚至被打得头破血流也不敢吭声,只能捂住伤口跌跌撞撞地离去。
张云立记忆中,如今的四川北路武昌路口的宇航大厦所在地,是民国年间上海有名的老字号——中医德心堂总号所在地,德心堂的小儿科很有知名度,祖母曾多次带他到此看病。他记得馆内有很大的匾额,徐氏小儿科的后人徐小圃专门在此坐堂看病。遗憾的是“八一三”淞沪战争中,德心堂和附近一家酒楼毁于日军炮火。日军清理此处废墟后弄成一个小广场,每天早晨在广场上叽哩哇啦地练兵、遛马,并有日本兵站岗,中国人经过时不能停留观看,只能低头赶快走过。
那些年,父亲因拍摄电影去了重庆,家中只有祖母、母亲和他祖孙三人。他们吃的是日本侵略者规定的“配给米”,即使这种掺杂沙子、已发霉的米也吃不饱,经常是家里断粮了,需要去背米,幸亏有舅舅帮忙。小云立跟着舅舅从东泰华里走到香烟桥背米,路上要经受一道道日本兵的岗哨检查,不仅要停下鞠躬,还要出示良民证,并解开粮袋接受检查。那次,日本兵嫌舅舅动作慢,“啪、啪”打了舅舅两个耳光,舅舅只得忍气吞声。年少的张云立对日本兵萌生了恨意,却又不明白“东洋赤佬”为啥这么坏。
东泰华里的石库门弄堂原本都是二层楼,张云立家的住房上下两层都是自家的。后来每户人家都自行加建了一层,他家也成了三层楼房。抗战期间,家里断了经济来源,仅靠舅舅接济远远不够,日子捉襟见肘。张云立母亲30多岁,身处乱世不敢外出找工作,无奈之下将三楼出租,勉强维持生计。但是一家人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日军盯上了他家的房子。为虎作伥的保甲长通知母亲,说日本人要租借房子。日本兵上门后,强行赶走其他租客,限定张云立祖孙三人只能住在三楼。日本兵所谓的“租借”,其实就是强占,从未付过一分租金。母亲和祖母生怕惹来杀身之祸,根本不敢讨要,更令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日本兵竟然将底层和二层改成烟馆,连灶间都占用了,他家只能在三楼用小煤油炉做饭。
日本兵不准张云立及家人从前门出入,只能走后门。他们在前门挂出店招,经常在门口吆喝,把白粉说成“营养品”欺骗中国人吸食,甚至强行拖拽路人进馆。张云立忘不了那个恐怖的场面:一个骨瘦如柴、面色蜡黄的男人,踉踉跄跄地进来买了白粉,到灶间吞云吐雾吸食一阵后,竟然死在竹榻上,后被人拖了出去。小云立吓得深夜做噩梦大哭,从此再也不敢在晚上下楼了。
日本侵略者投降后,东、西泰华里的铁丝网和日军的岗哨都消失了,居民们奔走相告:“东洋赤佬投降喽!东洋赤佬投降喽!……”张云立家的房子终于能自家住了,也能在灶间烧饭了。他和弄堂里的几个小伙伴,连续几天特地跑到外白渡桥、乍浦路桥、四川路桥等处自由自在地逛个痛快!
张云立在电影《周恩来》中饰演叶剑英元帅
张云立与电影艺术家秦怡一起走红地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