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有“三大支柱”。基本养老保险是第一支柱,职业养老金是第二支柱,包括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第三支柱就是个人养老金。
2024年12月15日,个人养老金制度由试点转向全面实施,在中国境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者是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都可以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截至2024年12月,个人养老金开户人数突破7000万。
2025年1月21日,人社部召开发布会,表示将推动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发展,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出台个人养老金相关支持政策。
对于年轻职工来说,退休似乎还非常遥远。那么对于个人养老金制度,他们的参与程度高不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节税力度有限,年轻人参与意愿不高
“小周,快帮我看看,我现在往个人养老金账户‘存钱’,还来得及在本年度抵税吗?”作为上海一家快消品企业的薪酬人力资源专员,周语最近正忙着跟前来咨询的年轻同事解释养老金与个税抵扣的相关事宜。
事实上,自2024年底,个人养老金全国推广以来,不少“只开户未缴费”或者尚未开户的职工重新关注起这份“能养老、能赚钱、能抵税”的养老保障。
我国的个人养老金制度,具有政府给予税收政策优惠支持,个人自愿参加、个人缴费完全积累以及市场化运营等特点。
2025年1月21日,人社部召开发布会,介绍了更多有关个人养老账户制度的利好政策:鼓励支持商业银行销售全类型个人养老金产品,完善了可以领取个人养老金的条件和办法等。
“看了新政策,感觉还会有一部分职工愿意参与,我倒是已经参加了,但需要研究研究在账户里该买什么产品了。”周语讲道,“自身负担轻,有闲钱会更乐意参与吧。”
然而并不是所有职工都愿意参与。据周语的观察,身边很多年轻人对于个人养老金“并不买账”,一方面是退休对他们来说是一件非常遥远的事情,另一方面,面临各项大额开销和职业生涯不确定性增加等情况,“只存不取”的封闭管理模式、投资理财收益的不稳定性、个税抵扣不够多,都让大家对于参与个人养老金有所顾虑。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表示,虽然个人养老金制度提供了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但优惠力度有限,对中低收入群体的吸引力较弱,难以激励更多人参与。由于个人养老金账户的投资收益与市场表现密切相关,部分参与者对其长期收益的稳定性和保障性存疑,影响了参与积极性。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北京银安养老金融研究院理事孙玉栋认为,当下个人养老金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年轻人来说“不够解渴”。他指出,年轻人对税收优惠政策兴致索然,个税优惠理论上可获得最高5400元的免税额度。但这一“理论最高值”只适用于年收入达到96万元以上的高收入群体。对于中低收入人群而言,税收优惠的实际效果十分有限,甚至让人感到“鸡肋”。
曾刚认为,从长期来看,个人养老金产品的优化应以满足参保人需求为核心,丰富产品种类,提升收益率,降低费用,增强灵活性和保障功能,以进一步提高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吸引力和参与率。
更灵活了:患重疾也可提前领取
据人社部介绍,在个人养老金的领取条件和办法上,除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出国(境)定居等领取条件外,参加人患重大疾病、领取失业保险金达到一定条件或者正在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可以申请提前领取个人养老金,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由于个人养老金‘只缴不取’的封闭运行,不少职工在选择时会有所顾虑,感觉离退休还很遥远。”
周语观察发现,自己所在企业能主动参加个人养老金的大都是临近退休的老同志,他们考虑个人养老金既能抵扣一定的个税,又能在即将退休之后领取养老金,感觉很划算。“这次政策完善了新的领取条件,感觉大家参与的意愿更高了,特别是一些年轻职工。”
曾刚认为,这是个人养老金制度的一项重要优化。此前的领取条件有局限性,限制了部分特殊人群在紧急情况下使用养老金资金。优化后的条件更加灵活,允许在特殊情况下提前领取,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和保障功能的强化。这一调整使个人养老金制度能够更好地适应参保人多样化的生活需求,也有助于提升公众对个人养老金制度的信任和参与意愿。
更赚钱了:产品供给不断优化
“居民个人养老金可投资范围扩大”是此次政策的最大亮点。在现有理财产品、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基础上,将国债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范围;将特定养老储蓄、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推动更多养老理财产品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范围。
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15日,个人养老金产品中的储蓄、基金、保险、理财产品数量分别为466只、287只、177只、26只,总数较《关于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的通知》发布前增加了100多只,保险、基金产品是新增产品的主力。
“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以来,金融产品不断丰富,产品数量不断增加,一方面,可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提高个人养老金制度吸引力。另一方面,个人养老金长期资金优势也将进一步发挥,为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本市场发展提供长期资金支持。”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以指数基金为例,其本身具有投资覆盖面广、风险分散、透明度高、费率较低的特点,从国外经验看也是养老金投资的主要产品之一,将其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不仅有助于丰富个人的投资选择,引导个人投资者更好开展长期投资获取长期收益,也有助于吸引资金进入资本市场。
每年缴纳上限12000元
在制度模式上,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账户制度,缴费完全由参加人个人承担,实行完全积累。参加人通过个人养老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指定或者开立一个本人唯一的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参加人每年缴纳个人养老金的上限暂定12000元。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实行封闭运行,其权益归参加人所有,除另有规定外不得提前支取。
在税费优惠上,个人养老金实施递延纳税优惠政策。在缴费时,每年可以在综合所得或经营所得中据实扣除;投资收益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在领取时,个人领取的个人养老金,不并入综合所得,单独按照3%的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也就是说,交个人养老金时相应收入可免税,领取个人养老金时需要缴纳3%的个税。
什么人群适合交个人养老金?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我国综合所得个税实行累进税率,如果一年最终缴纳的最高税率超过了3%,在10%及以上,即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6万元(在没有任何其他扣除的情况下,综合所得额超过9.6万元),那么,从名义数字上来说就划算,现在能得到的退税大于最终要交的税;收入越高,税率越高,越划算,一年最高可退5400元。
此外,日常开销比较大、爱花钱、存钱难的人,以及考虑社保养老金不足想做补充的人,都适合交。不过,由于账户封闭管理,一般要到退休时才能领取,年轻人中间有过长的时间无法取出,需要慎重考虑;退休时间越近,退税优势越突出。
同时,为进一步方便纳税人及时享受政策,税务部门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加强合作,在个人所得税APP中实现了个人养老金“一站式”申报功能。该功能可直接获取在个人养老金管理服务平台的个人养老金缴存信息,无需再下载并录入缴费凭证,更加便捷地申报享受个人养老金个人所得税扣除政策。需要提醒的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按月生成缴费凭证信息,因此每月8日起纳税人可以查询到上月的个人养老金缴费凭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