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键词: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要拓宽职业技能培训资金使用范围,开展大规模、多层次职业技能培训,完成职业技能提升和高职扩招三年行动目标,建设一批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上海市人大代表,浦东新区劳动模范协会会长、上海市劳模刘华新在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后,十分激动。他注意到,李克强总理特别提及“要拓宽职业技能培训资金使用范围,开展大规模、多层次职业技能培训,完成职业技能提升和高职扩招三年行动目标,建设一批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这一句话令他心潮澎湃,干劲十足。
“‘十四五’期间,我们要将亿万职工建设成为和主导产业动态匹配、产业粘性更强的高素质、创新型工人队伍,就必须顺应时代大势、融入发展大局,不断丰富内涵、创新形式。”刘华新说,要一方面要聚焦创新发展主战场。要以创新发展、提质增效、素质提升为重点,把职工技术创新嵌入企业研发链条,在关键核心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发明创造等竞赛活动,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完善激励制度。在继续给予各种竞赛荣誉的同时,进一步完善“赛证合一、赛评合一、赛训合一”的职工技能形成体系和“参赛选手有奖励、参赛企业有成果、办赛单位创品牌、办赛区域促发展”的竞赛激励体系,不断提升职工的获得感。
政府工作报告中,“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年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降到5.2%”这一组数据也令他印象深刻。他说,虽然我国政府在疫情的巨大压力下已经交出了堪称完美的保就业答卷,但在平日工作中,他发现有一个现象尤为突出:“用工难与就业难共存”。
“一边是高校毕业生踏出校门找不到工作,一边是民营、小微企业找不到技术工人。因此,我认为,我们一定要解决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在新形势下发生的变化。”他指出,要出台政策回应不同群体职工在劳动岗位、劳动报酬、教育、医疗、居住等差异化日趋多的利益诉求。此外,也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改变人们的职业观念,在全社会形成尊重技能人才的的共识,不能够提升技术工人的职业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