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前一步开展重点驾驶员审证换证提醒服务、公开听证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推出普法菜单……6月22日,劳动报记者获悉,金山区政法队伍在6月初发布10个区级层面“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的基础上,又推出新一批16个区政法各单位“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切实将群众“急难愁盼”放在心坎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咨询“零跑腿” 服务暖人心
今年4月,石化街道独居老人单阿姨向居委会咨询继承问题,提出请居委会工作人员作遗嘱见证。面对这一请求,居委会书记犯了难:“我们很想帮忙。不过,到底是以个人名义还是居委会名义?遗嘱有没有法律效力?可是直接拒绝,老人会不理解,觉得我们居委会连这点事情都不肯帮忙。”
石化街道司法所在对居民区公共法律服务室日常走访中得知这一情况,立即为居委会提供专业的公共法律服务。原来,法律规定遗嘱见证人必须是与当事人无利害关系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而居委会作为社会组织,并不能成为法律意义上的遗嘱见证人。于是,石化街道司法所建议单阿姨进行遗嘱公证。4月16日,金山公证处、石化街道司法所前往三村居委会,对实际情况做了遗嘱前公证调查,4月底,单阿姨通过金山公证处“绿色通道”顺利完成遗嘱公证。
金山区司法局还选取石化街道滨海二村作为试点,将区级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引入街道居民区,针对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优先办”“上门办”服务。同时,通过实地调查和座谈交流,深入了解老年人群体的法律需求,并按照石化街道“爱心点名”行动不同颜色的“关爱圈”,对不同老年人群体法律需求进行了细化分类,针对性提供调解、公证、遗嘱保存等服务。
保护海洋生态擦亮“上海湾区”
近日,金山区检察院借助市检察院无人机,拍摄下了龙泉港出海口以东沿线海塘内清洁美丽、绿色盎然的风景线。
然而,就在一个月前,区检察院在一次履职中发现,辖区内龙泉港出海口以东沿线海塘内漂浮部分垃圾。海塘位于海陆交汇一线,是生态海岸带的黄金边线,承担着抵御风暴潮作用。海上垃圾如不处理,不仅影响滨海风景,日积月累还会影响近岸海域水质。
针对该情况,区检察院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通过走访群众,听取渔民意见,发现海上漂浮垃圾绝大多数来源于陆地河流。对此,区检察院建议区水务(海洋)局督促相关单位,对龙泉港出海口以东海塘每天投入20人开展垃圾清理。同时,区检察院还商请市检察院技术部门对河道水质开展检测,调度无人机对专用海塘清理情况进行技术支持,大力运用科技手段加强海洋生态保护。
金山区检察院还与浙江平湖市检察院、嘉善县检察院形成跨省际流域生态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跨区划协作机制,旨在解决跨省际流域生态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的管辖问题。
律师专业调解化解新业态纠纷
今年年初,“民革上海市委会法律服务工作站”在金山法院正式揭牌,作为唯一一家落户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的站点,民革上海市委会法律服务工作站开创了民革专业人士系统性参与人民法院诉前服务的先例,同时也为法院工作接受民主监督增添了重要窗口。
网红带货、加盟经营、软件开发、预付式消费等行业新模式应时而生、种类繁多,随之带来的行业规范、合法权益保障问题如何破解,也备受群众关注。比如,今年,金山区内某网络教育公司与软件开发公司发生合同纠纷,事实查明难度大、化解难度大。原来,双方在签订软件开发合同后,又基于同一软件项目签订了合伙合同,2份合同约定不明甚至前后矛盾,且往来款项多通过未注明用途的微信或第三方账户支付,实际履行中双方对2份合同又有实质性的修改。
该起案件进入民革上海市委会法律服务工作站后,工作站积极发挥民革律师专业特长,解释双方发生纠纷或诉讼可能的法律途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适当提供法律经验咨询,引导当事人重视法律视角下的商业风险及成本预算,引导当事人合理预期诉讼,争取诉前调解。同时,工作站也注重做好法律宣传,基于纠纷当事人的日常经验和习惯等,提示当事人学会用微信、电子邮件等保留完整的往来记录,避免诉讼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