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从1月12日举行的上海市妇联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市妇联拟向市“两会”提交8份提案、议案。这些建议从加强顶层设计和改善民生出发,围绕女性权益保障、家庭教育指导和立法、儿童户外活动空间、青少年心理健康等问题展开。
市妇联副主席、新闻发言人李铭向记者介绍,今年,国家层面的《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上海关于家庭教育立法的探索一直在进行,具有一定的立法基础。市妇联建议加快上海市家庭教育地方立法,规范家庭教育行为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为家庭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民法典》规定,离婚经济补偿请求权的行使不再受财产制的限制,但在实际判决中,判决支持补偿请求权的案件数量不多,一般是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予以酌情考虑,且判决补偿数额较低。
市妇联建议上海市高院制定和出台上海地区的《指导意见》,对于经济补偿数额的确定,不仅要考虑夫妻财产的现状,还应将婚姻关系中一方人力资本得以明显提升的情形纳入考量;离婚诉讼中法院应向当事人释明补偿请求权,法院在审理案件时,预留家务补偿份额,再进行共同财产的分割,避免执行困难和重复诉讼。
妇女权益保障更要关心关爱女性生命健康。宫颈癌严重危害女性健康、威胁女性生命。上海是全国试点城市之一,力争在常住人口中实现15岁前适龄女孩的HPV疫苗人群接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
为此市妇联建议:扩大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市民对HPV疫苗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在知情自愿的前提下,实施“为本市9-15岁女孩免费接种HPV疫苗”;将适龄女孩HPV疫苗免费接种纳入现有的计划免疫项目,充分利用上海市成熟的计划免疫接种服务体系,保障服务的可及性和规范性;由市、区两级财政共同安排免费接种的项目经费等。
此外,市妇联还建议:倡导上海企业树立家庭友好观念,推进创建家庭友好型企业;在城市空间规划中强化“儿童优先”理念,提高儿童户外活动空间及活动设施的配置标准,打造儿童户外活动的共享空间;利用社区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的实体阵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提供家庭所需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就近服务与有效指导;明确经费支持,设立专项资金,将强制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优先纳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健全对罪错未成年人监护人开展强制家庭教育指导;完善家教指导服务,丰富亲子互动项目,整合文体活动资源,创设亲子陪伴环境提升青春期青少年抗逆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