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机动公安力量连夜集结!这个周末,有一群居家办公的“机关人”出门增援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包璐影 发布时间:2022-03-27 12:52

摘要: 一支近4000人的机动力量连夜集结完毕,成为此轮疫情防控工作中的有生力量。

3月26日至28日,上海在全市范围启动“点面结合”的核酸筛查。全市近4000名居家办公的机关民警闻令即动、迅速集结,第一时间向属地派出所报到,全力配合做好核酸筛查等工作。一支近4000人的机动力量连夜集结完毕,成为此轮疫情防控工作中的有生力量。


就医返家居民需担架送入封控楼栋,1分钟响应


“现在小区需要4名志愿者穿大白,为居民抬担架进封控楼栋家中,请报名接龙!”“我报名,报名!……”不到一分钟时间,小区居委的这条求助信息就在“馨逸公寓公安支援群”中得到响应。


受疫情影响,在该小区居家办公的青年民警有近30名,接到就地增援通知后,他们第一时间向徐汇公安分局漕河泾派出所报到。


中午12时许,一位小区居民因脊柱伤病就医后需返回家中,因行动不便只能用担架转运。由于其所在小区仍处于14天封闭管理中,“120”救护车无法驶入,同时其所住楼栋系封控楼栋,需穿戴好防护服方能进入。该小区“馨空间”党支部书记石金樱焦急万分:“一开始我们很着急,救护车马上就要转运过来,一下子要召集到4名志愿者,并且还要进入封控楼栋,既危险又紧急。还好,公安民警及时伸出了援手。”



上海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张骥、治安总队张博、刘亚昌和边防港航分局谢治宇等4名青年民警火速集结,穿戴好防护服赶到小区门口,与刚刚抵达的“120”救护车转运人员进行了对接。在了解好病人基本情况、转运注意事项后,4位民警用转运担架车将病人推向所在楼栋,并小心翼翼抬起担架进入电梯,将病人稳妥送至家中。


大战面前,他们的加入让疫情防线更加牢固


“小吴啊,今天怎么有搭档啦?”


连日来,浦东公安分局洋泾派出所民警吴晓丽一直独自负责小区的网格化筛查工作,见到她身旁突然多出个人,居民徐大爷感觉有点惊讶。新搭档的“大白服”上同样写着“公安”字样。


新搭档名叫费心伟,是上海市公安局警务航空队民警。费心伟接到市公安局下达的就近增援命令后,迅速对接上了吴晓丽。恰好从3月26日起,上海市浦东新区多个街镇开启核酸抗原检测工作,怎样才能帮助小区的老人们顺利检测,吴晓丽正为人手不足而犯愁,费心伟的到来如同一场及时雨。在两人的通力合作下,老人们顺利完成了抗原检测。



当天正式启动的检测工作,让很多基层派出所都感到了压力。潍坊新村派出所教导员王素婷正在紧张地部署白天的抗原检测现场秩序安排表时,突然接到“喜讯”, 16名来自市局各机关单位的增援民警即将到岗,让她不禁喜出望外。


其中,28岁年轻小伙、侦总队民警张麒还是潍坊的“老兵”。原来,张麒还是学警的时候,曾在春节时作为增援警力在潍坊新村派出所实习过将近一个月。此次,一接到上级的指令,他毫不犹豫拿起电话打给了属地派出所,主动承担了其所在小区的抗原检测工作。


此时此刻,无数个费心伟、张麒正在各自的小区里忙碌着,支援着浦东公安分局的民警们。


无论身处哪个岗位,都要发挥最大能量


“你好,我是政治部民警李峥,也是莘城公寓的居民,前来属地派出所报到增援。”3月26日一早,正在居家办公的市公安局机关民警李峥就主动对接闵行公安分局莘光派出所综合指挥室,根据市局指令就地增援。


李峥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和社区民警一起在居委会接待居民咨询,安抚居民情绪。最近14天里,莘城公寓已完成7次核酸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当天,整个社区需要再次完成2600户,近6800名居民的核酸抗原检测,小区的再一次临时封闭,这让部分居民不免焦躁。居委干部坦言,常规检测还只是“体力活”,沟通和解释才是最“心累”的工作。如果沟通解释工作没做好,居民与社区的矛盾就会凸显,小区的稳定就没保障。



居委干部、社区民警,加上增援民警,三人团队力量更强。李峥在了解社区的防疫政策后快速上岗。增援第一天,他不仅参与接待了几十名居民,做好沟通和解释工作,同时还见缝插针帮忙做起了工作人员们的后勤保障工作。晚上6点,小区如期完成全部核酸抗原检测任务,顺利解封。


“无论身处哪一个岗位,都要尽最大努力发挥自己的能量,这或许就是这一次特殊增援的最大意义。”李峥如是说。


责任编辑:罗菁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4000机动公安力量连夜集结!这...

快递小哥获进博专享“三心礼包”!...

学校放学、社区“开学”,上海共青...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