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冲击下,供应链该如何管理?复旦管院举行线上论坛对话科创人物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郭娜 发布时间:2022-05-01 18:42

摘要: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对话科创人物系列”集结科创板6大焦点赛道,以线下与线上同步直播、海内外连线直播等形式举行了9辑。

供应链和物流成为疫情以来备受关注的问题。日前,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瞰见”对话科创人物论坛在线上举行。论坛以从“‘柔’到‘韧’——震荡中的供应链趋势前瞻”为主题,邀请多位行业大咖等共同探讨复杂局面考验下的韧性供应链战略设计、风险监控与发展趋势前瞻。


天地汇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校友物流供应链俱乐部理事长徐水波,结合天地汇“无接触甩挂模式”在疫情中的探索和应用,分享了建立供应链韧性的经验。


供应链断在哪里?他指出,目前主要存在道路阻断、人车隔离、物流经营不可持续三方面的“断”。如何防断?第一,提高协同与效率,可持续性降低成本。第二,使用“无接触甩挂模式”。据介绍,天地汇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发出能在中国市场投入使用的“无接触甩挂模式”,基本建成了覆盖全国的甩挂运输骨干网络,打造了目前中国最大的挂箱共享平台。


对目前市场供应链的巨大挑战,徐水波强调,疫情环境下,不能纯市场化运作,要在政府计划性统筹下,进行市场化资源调配。此外,在民生物资上的教训和经验,要在接下来的企业复工复产的生产资料的保障上,要注意借鉴和提升。


圆通速递副总裁、物流信息互通共享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长三角流通经济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相峰,从快递产业的视角分享了疫情封控下对供应链韧性的思考。


就如何提升供应链韧性,相峰认为要对应急供应链预案的研究,持续地发挥产学研方面合作的优势,做好预案,做好演练,才能够临危不乱;考虑在全国进行分布式的仓储,防止“把所有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的情形。另外,做一些技术方面的应急改进,在现有的地图功能上增加功能,针对封控的情况帮助司机面对陌生环境、不确定的订单,便捷地规划派送路径。


他指出,疫情催生了对甩挂运输与公铁联运的需求,这个对物流的标准化提出了要求,因为铁路和水运更少受突发事件影响。进一步推进无人驾驶,应对这次疫情,圆通努力将40多辆无人配送车送到了方舱,在最末端的配送发挥无人驾驶的优势。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系教授、复旦大学MBA项目主任冯天俊则从流程、组织、系统三个层面,对事前的供应链风险管理规划、事中和事后的供应链快速响应和恢复两阶段进行分析,通过“全攻全守”的供应链管理来构建和提升供应链韧性。


据介绍,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对话科创人物系列”集结科创板6大焦点赛道,如人工智能、云计算、数据治理、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科技创新领军人物、产业实践与变革者, 聚焦新一轮的智能升级与群体跃进。自创办以来,以线下与线上同步直播、海内外连线直播等形式成功举办了9辑。

责任编辑:王卫朋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中老年睡多久最好?7小时!复旦研...

一周首批交付,复旦三大团队自主研...

你们守护这座城市,我们来陪伴你们...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