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战略,服务保障好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10月10日下午,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发布上海法院服务保障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工作报告和典型案例。
工作报告显示,2017年至2021年,上海法院共受理各类涉长江经济带一审案件81.3万余件,涉长三角区域一审案件53.1万余件,案件量呈增长态势。在涉长江经济带一审案件中,从案件性质来看,民事案件最多,共计759108件,占比93.3%;从当事人跨省分布情况来看,涉及江苏、安徽、浙江三省的案件分别为221972件、169298件、164733件,数量位居前列;从涉案纠纷类型来看,信用卡纠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数量靠前,分别占比26.65%、10.9%、9.16%。相比民事案件增长而言,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总量有所下降。
工作报告指出,上述数据反映出随着长江经济带建设,尤其是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深入,区域内当事人的民商事往来更趋频繁、经济活动与社会生活的融合度更为紧密,与此同时平安建设和社会治理能力、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其中,尤其是长三角区域三省一市间的经济和人员交往密切程度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在纠纷解决和营商环境建设方面对司法服务保障具有较多需求和较高期待。
针对上述案件中出现的环境资源案件明显上升、大标的额海运案件比重增加、不正当竞争纠纷增长明显、涉众型金融犯罪与证券投资者群体性诉讼增长等特点,近年来,上海法院以“高质量”“一体化”“大保护”为关键词,主动作为、精准施策,不断提高司法服务保障水平。
长三角地区经济活跃、交往密切、人员往来频繁,受本轮新冠疫情影响也相对较大。疫情期间,上海法院充分运用全流程网上办案体系建设成果,引导当事人网上立案、庭审、执行,通过青嘉吴、嘉昆太等三地法院共享法庭通道,形成异地线下线上相结合的跨域诉讼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