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类乙管”后,上海1.5万个核酸检测亭如何处置?市人大代表建议将其改造成健康诊疗站及便民驿站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叶佳琦 发布时间:2023-01-10 15:39

摘要: 当我国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开放的核酸点位骤减。如何处置这些点位,代表有话说——

自2022年6月1日起,上海设置完成了约1.5万个常态化核酸检测点位,然而自今年1月8日起,核酸检测不再免费,核酸点位和数量也有所调整。“下岗”后的这些核酸检测亭何去何从?在这次的两会现场,市人大代表潘晞晨提出,将核酸采样亭改造成健康诊疗站点、变身便民休息驿站、便民早餐售卖点。


“据我了解,上海的检测检测亭分为学校点位、商超点位、小区点位等12类,平均每个常态化采样点覆盖约1660人,有些十字路口甚至还开设了两个核酸采样亭。但是,当我国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开放的核酸点位骤减,比如,普陀区常态化核酸检测点就从疫情期间的464个,减少至62个。”


潘晞晨认为,这些点位的设置之初,都从更方便市民的角度而经过精心选址,废置未免太过可惜。但如果原封不动地保留在街头,又很影响景观。对此,她提出,可以考虑将核酸采样亭改造成健康诊疗站点、变身便民休息驿站、便民早餐售卖点。


“上海市内多处已经将核酸亭‘变身’健康诊疗站点或是‘发热诊疗站’,这一举措,不仅最大化利用已有空间资源,还能进一步优化和增设诊疗点,为周边居民提供更多便利。”潘晞晨建议,每间发热亭配备两名医疗工作人员,一名预检人员,兼顾挂号和收费,另一名全科医生负责看诊开方。“站点还要满足居民的常用药配药需求,以成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延伸点’,分级诊疗的‘落脚点’。”


潘晞晨还强调,核酸亭的改造同样也是彰显城市温度的重要一环。“这些核酸亭几乎都设有空调、桌椅、充电插座等基础设施,能否重新美化,摇身一变成为快递骑手、外卖小哥、环卫工人、交警等街头工作者的休息驿站,让他们能在烈日和寒风中歇歇脚、喝口热水、充个电?”她还指出,大型餐饮企业也可以将核酸检测亭改造成便民驿站,为上班族的早餐购买提供实惠便捷的选择。



摄 影:叶佳琦
责任编辑:陈烺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推动上海从“首提地”迈向“最佳实...

制定和修改法规121件,组织执法...

郭芳、张小宏任上海市副市长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