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天文馆,“下”该有个深海馆!委员呼吁加快上海深海馆立项建设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罗菁 发布时间:2023-01-13 12:28

摘要: 上海应该兴建一座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深海馆。

“上海有了世界一流的天文馆,还应有一座在世界上领风气之先的深海馆!”这两年,著名海洋学家汪品先院士一直呼吁,上海应该兴建一座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深海馆,与天文馆一起构筑“九天揽月”、“五洋捉鳖”交相辉映的科学文化高地。


今年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杨守业、王小明就提交建议,呼吁关于加快上海深海馆立项建设,将海洋文明种子播种到青少年心中。


去年上海两会期间,多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就曾建言“建设上海深海馆,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海洋文化宣传高地”。过去半个世纪,人类对海洋的认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深海探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我国自主研发的载人潜器已经遨游海洋万米深处,我国自建的大洋钻探船不久前已经下水,上海高校牵头我国海洋领域第一个国家大科学工程“海底观测网”将进一步揭开深海神秘的面纱。当前,我国及世界各地兴建了很多水族馆、航海馆,但至今还没有一座大型的以深海为主题,展现深海高科技、新成果、新发现的现代化博物馆。


委员提出,上海建造深海馆,具有独一无二的科技实力与区位优势。我国深海科学和技术的中心在上海和长三角,是建设深海馆的重要学术和技术保障。深海馆建成后,将和科技馆、自然博物馆、天文馆、航海博物馆等一起,使上海成为世界大都市中唯一的多馆齐备的科学文化高地,在世界科学界亮起“东方明珠”。


为此,提案建议组织系列专题调研,加快推进上海深海馆立项建设。深海馆可以选址郊区,形成与中国航海博物馆、海昌海洋公园呼应的海洋类立体综合展示场馆,与天文馆一起构建“仰望星空、俯瞰深海”全球领先的博物馆。深海馆建设可以探索元宇宙与人工智能技术等全新的博物馆建设新理念,探索多方资本共建共营共享模式,为我国乃至全球博物馆建设提供典范。


责任编辑:王卫朋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打造制度型开放的“试验场”!市政...

市政协委员徐立:扩大建设算力集群...

知识产权动起来活起来!市政协委员...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