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多元共治,立足“三所联动”,浦东试点“个性化”方案排解矛盾纠纷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包璐影 发布时间:2023-10-10 17:39

摘要: 助推多元共治,立足“三所联动”,浦东试点“个性化”解纠纷。


矛盾纠纷可以说是很多警情的起点,如果没有“化小化早”,甚至有可能由“小问题、小端倪”引发“大事件”。记者从浦东公安了解到,今年以来,分局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上花大力气,依托“三所联动”机制,开展多元共治,打造幸福平安浦东。


“三棒接力”帮助居民消除顾虑


今年8月中旬,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周女士在小区被一只突然窜出的白色萨摩耶吓得入院治疗,自费医疗花费1200余元。事发两日后,带着要求医药费赔偿的诉求,周女士来到浦东祝桥派出所寻求帮助。


民事纠纷取证难、认定难,光是确定狗主人就非常不容易,最终还要双方和解满意更是难上加难。怎么办?派出所民警张傅浩接了“第一棒”,寻找目击者。


第二棒来到了社区民警丁辉手中,萨摩耶主人朱先生刚开始闪烁其词。于是,调处居民纠纷经验丰富的丁辉拿出了朱先生养犬生活习惯总结,又拿出了有备而来的“杀手锏”——公共区域视频。


依托“三所联动”机制,经过及时沟通联系并互通情况,当日下午,祝桥镇司法所调解员姚梅红老师如期至所。


“刚开始,朱先生提出狗狗很听话,并没有攻击伤害周女士,不应该承担责任。”姚老师介绍。而周女士则认为,正是因为朱先生没有牵狗绳,导致萨摩耶突然窜出使得自己受到惊吓才引发疾病。


姚老师阐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除非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可以不承担或减轻责任,否则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经民警释法明理,姚老师向朱先生阐释“法”与“情”的利害关系,最终,朱先生同意对周女士进行赔偿。此时,“最后一棒”完成。在姚梅红老师的主持下,双方签订了调解协议书。


“三所联动指的是派出所、司法所和律师事务所联动机制。”浦东公安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起民事纠纷的提前介入化解,充分发挥了“三所联动”机制,以案释法,积极调解,让矛盾化于萌芽、止于诉前。


以“进门入户”为契机建立警民融合体系


据悉,由民间纠纷引发的故意伤害案件是故意伤害案件最主要的类型。浦东公安分局研究推进了“派出所主防”工作组织架构,抓住线上警务平台、社区融入机制等载体,从涉稳、矛盾纠纷、危险品管控等方面聚焦发力。


浦东公安分局深化以“进门入户”为主线的警民融合体系,结合辖区人员变动情况采集工作,从年初即在全区范围内启动全覆盖走访,同步落实人口管理、矛盾排查、隐患清零、服务群众等基础工作。


今年7月,书院派出所社区民警蔡骏被辖区一老人找上门。原来,老人被某农场液化气站改造施工的挖机伤了眼角,入院一周,希望能够索赔。然而,施工完成,工程队已经撤离。于是,蔡骏主动添加了工程队负责人以及老人的微信,为双方开启了“云调解”模式,双方达成一致,并当天打款。不久,一面写着“真心为民办实事、优质服务解民忧”的锦旗载着老人对民警的感激之情送到了书院派出所。


“社区民警是派出所延伸警务工作,接触百姓的‘神经末梢’,分局今年以来加大警力倾斜力度,社区民警在派出所警力占比达43.6%,全区警案高发、人口倒挂、治安复杂的居村委还实现一居村多警的配置,并保障社区民警有更多的可支配时间投入其中。”该负责人介绍。


在“发现”基础上,浦东公安分局强化联动化解机制,今年以来增设42家“人民调解工作室”,增能“三所联动”,组建律师、心理咨询师等参与的矛盾纠纷调处专家团队,下沉式、专业化支撑“疑难杂症”调处,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3万起。


头图为浦东试点“三所联动”化解居民各种矛盾纠纷。警方供图


责任编辑:胡玉荣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涉外海事案件收案占比呈上升趋势,...

涉外卖小哥道路交通事故纠纷不断增...

女星郑爽诉张恒民间借贷纠纷二审今...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