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孩子起诉亲生父亲,请求爸爸探望!法院:支持,爸爸还要定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郭娜 发布时间:2024-05-07 12:09

摘要: 近日,虹口区人民法院在审理一起涉未成年子女抚养费和探望权纠纷案件中,当庭向当事人发出《家庭教育令》。


在12岁男孩小陆印象里,他从来没有见过爸爸。父母离婚了,爸爸为何不来探望我?近日,小陆把爸爸告到法院,要求探视。虹口法院不但支持了小陆的诉请,还向小陆爸爸发出《家庭教育令》,指导家长正确履行家庭教育和监护职责,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消失”的爸爸,12年内从未探望过儿子


小陆是一名刚满12岁的男孩。小陆出生半年多后,母亲李敏与父亲陆明协议离婚,自此小陆随母亲生活,再未见过自己的生父。


离婚时,双方达成协议:陆明每月支付孩子抚养费1000元,每年递增20%,至孩子年满18周岁;陆明每月可探望孩子1次。之后双方将抚养费确变更为每月1000元,支付至小陆年满20周岁;陆明每月可探望孩子1次或带孩子外出游玩,李敏应予以配合。


此后,陆明每年年底一次性向李敏汇付12000元,但从未探望过小陆。离婚后,陆明、李敏也都陆续组建了新的家庭,两人极少联系,对小陆的抚养和教育问题也从未有过沟通。


成长过程中,父亲的缺位始终是小陆内心深深的遗憾。在上幼儿园大班的时侯,年幼的小陆曾鼓起勇气,用妈妈的手机拨过那个神秘又陌生的爸爸的号码,但电话那头却始终无人接听。


直到2024年3月,在小陆12周岁生日前夕,妈妈李敏作为小陆的法定代理人向虹口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父亲陆明补付2012年11月至2023年10月期间应增加的20%抚养费合计20余万元;增加抚养费至每月6000元直至小陆年满20周岁止;并请求法院判令陆明至少每月一次探望小陆,以承担抚养教育之职责。


法院判决:不仅要探望,爸爸还要“补课”


审理之初,陆明表示,当初意外有了小陆以后,两个人才仓促结婚,小陆出生后,李敏突然又提出离婚,自己在这段经历中也很受伤,不愿回忆,也不愿触碰,甚至一度向法庭表示,探望权是自己的权利,权利是可以放弃的。


法庭上,法官向陆明释明,探望权既是父母行使的与子女相处的法定权利,亦是其履行抚养、教育子女的法定义务。考虑到陆明在离婚后没有依照离婚协议的约定探望儿子小陆,漠视了孩子的情感需求,错过了孩子的教育成长,侵害了孩子的合法权益,法官对其行为进行了严肃批评和训诫,并当庭向陆明宣读和送达《家庭教育指导令》,责令陆明正确履行家庭教育和抚养职责,每月至少一次对小陆进行探望或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与孩子保持联系,关注孩子的生理、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并责令陆明自2024年5月起六个月内每两周接受一次家庭教育指导。


陆明当庭表示,在法庭的教育下已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妥,今后每个月都会抽出时间探望和陪伴孩子,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减少因父母离婚给孩子成长带来的不利影响。


调解结束时,主审法官曹艳梅继续向陆明释明,发布《家庭教育指导令》的同时,法院已委托青少年社工发挥探望监督人的作用,后续对双方进行心理辅导、探望监督和效果评估,帮助他们尽快、有效修复亲子关系,切实保护作为未成年人的小陆的合法权益。陆明当庭对法院细致全面的工作表示感谢,并称一定严格遵守民事调解书内容,为了小陆的身心发育和健康成长,与小陆的母亲共同努力为小陆营造一个和谐的教育环境。


5月4日,在青少年社工的协助下,小陆怀着忐忑的心情见到了自己素未谋面、甚是想念的爸爸。第一次,与爸爸下象棋、玩桌游,开始了父子俩跨越12年的重逢之旅。(以上人名均系化名)


头图来源:图虫


责任编辑:胡玉荣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12岁孩子起诉亲生父亲,请求爸爸...

七旬老人将前妻从三楼推至一楼,虹...

大骗局!银行理财经理“上门服务”...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