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周边街区有机融合、把历史场景地融入现代社会,周公馆修缮后重新对外开放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于玘珺 发布时间:2024-07-23 21:54

摘要: 这幢上海唯一保存完整并对外开放的周恩来纪念地,首次打破传统封闭模式,与周边街区有机融合。


7月23日,经过精心修缮,位于思南路73号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纪念馆(周公馆)重新向公众开放。这幢上海唯一保存完整并对外开放的周恩来纪念地,首次打破传统封闭模式,与周边街区有机融合,让公众能够深入感受其独特的历史氛围和文化底蕴。


据了解,此次重新开放后,馆方以“生活化”、“零距离”为亮点,不仅首次开放周公馆(思南路73号)楼前的花园,还与相邻的71号院中花园连通,扩展了参观空间,提升参观体验;馆内各场景将不再设置“一米线”,观众可以切身感受到革命先辈们艰苦朴素的奋斗环境。


周公馆掩映在郁郁葱葱的树木中。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影


本次展陈提升改造,馆方在遵循周公馆原有场景布置的基础上,把历史场景地融入现代社会,深度还原中共代表团办事处工作人员在上海生活和战斗的场景。


周公馆内复原场景。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影


其中,旧址二楼在恢复会客室、周恩来办公室兼卧室等场景的基础上,以动态投影方式呈现了周恩来在周公馆先后多次召开记者招待会,阐述党对和平民主的一贯主张的场景。三楼在沉浸式复原办事处外事人员的工作室兼卧室场景的基础上,综合展示“中共代表团办事处工作人员的一天”。同时将代表团办事人员的回忆录、发言稿等一手史料放进电子翻阅屏,通过回忆录、发言稿、公函多形式多角度呈现代表团办事人员在上海的战斗故事。四楼在复原董必武的工作室兼卧室以及办事处工作人员的集体宿舍基础上,利用场景油画并结合音效广播剧,重点展示1947年3月办事处全体成员撤退前,齐心协力开展“最后的战斗”的情景。


周恩来家属代表进入周公馆参观。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影


为了更好地讲述周恩来、董必武等中共代表团成员在周公馆艰苦奋斗,推动民主革命走向胜利的故事,周公馆73号一楼设置了“为了真和平而奋斗到底——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史迹陈列”。同时,上海也是周恩来革命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奋斗地,周公馆71号向观众呈现了“周恩来在上海”专题展览,全面回顾周总理在上海为民族解放事业、人民幸福生活奋斗的点滴。全新展览共计展出文物、图片共计100余件,基本陈列72件,场景还原里各类报刊、实物20-30件。


周恩来家属代表参观馆内展览。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影


据了解,周公馆开放后,纪念馆将于每日9:00-17:00开放(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花园区域4月1日至9月30日期间,每日7:00-21:00开放,10月1日至3月31日期间,7:00-19:00开放。



头图为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纪念馆。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影


摄 影:贡俊祺
摄 像:贡俊祺
视觉编辑: 于玘珺,贡俊祺
责任编辑:胡玉荣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周公馆重新对外开放,新增实物展品...

于细微处现匠心,“修旧如旧”的周...

首页

顶部